配色: 字号:
内科痢疾
2018-01-16 | 阅:  转:  |  分享 
  
内科痢疾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疾病,西医学中的急 慢性菌痢,急馒性阿米巴痢属本病范畴。一些结肠病变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 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出现类似症状时,也按本病论治。 一、熏洗法 【处方】①乌梅500克;②黄芪50克、防风50克、枳壳50克 【操作】上药各用清水煎汤,将药汁倒入盆内,先乘热熏肛门,温度降 至45~50℃时,用药汁坐洗肛门。每日1次,连用3~5天即见效。 【适应症】方①适用于噤口痢、休息痢;方②用于虚寒痢、寒湿痢。 【出处】《中医外治法类编》 二、灌肠法 【处方】①苦翁汤②淫羊液 【组成】①苦翁汤:苦参、白头翁、银花、黄柏、滑石各60克②淫羊液: 淫羊藿15克附子10克乌药15克刺猬皮10克降香10克赤石脂15克余禹粮 15克硇砂10克煨肉蔻15克五倍子10克石榴皮10克 【操作】上药加清水浓煎成200毫升,先给患者作清洁灌肠后,再以药 液灌肠。灌肠后应静卧休息,每日1次,连续3天。 【适应症】方①适用于湿热痢、疫毒痢;方②适用于虚寒痢,休息痢。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三、口服法 方一仙花汤 【组成】仙鹤草20克木棉花12克厚朴花、木香、马蹄金、炒山药、神 曲、白头翁各9克甘草3克 【操作】水煎,1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1疗程。 【适应症】阿米巴性痢疾。用本方治疗11例,有效率100%。 【出处】福建中医药1983;14(1):30 方二六神汤 【组成】炒黄连60克车前子60克地榆15克栀子15克炙甘草15克陈皮 (浸去白)30克 【操作】共为粗末,每次15克,以浆水煎,空腹服。 【适应症】细菌性痢疾。 【出处】《奇效良方》 方三止痢汤 【组成】二花炭40~50克地丁30~45克秦皮30~45克生地榆40~50 克)川黄连12~18克焦山楂20~30克炒防风20~25克米壳20~30克诃子 肉20~30克 【操作】水煎,1日1剂,分3次服。大便脓多血少重用防风;血多脓 少重用山楂;体温高重用地丁;恶心呕吐加生姜;食欲不振加陈皮。 【适应症】急性细菌性痢疾。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9):5

献花(0)
+1
(本文系保姆要尽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