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真源 品类多样的贝母,你真的可以分辨得出来吗? 贝母在《伤寒论》仅收载过一次,出现在白散方中。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 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土贝母 众所周知,贝母类药材品种较多,诸如:平贝母、伊贝母、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分辨起来相当复杂,并且正因为规格复杂,贝母类药材相互冒充和掺伪的情况就不会少见。 常见的有小平贝掺入松贝出售,伊贝母(新疆贝母)掺入青贝出售,伊贝母充炉贝出售… 为了避免买到假货,避免用到质量较次的贝母,我们首先得知道各种贝母长什么样?它们各自有什么区别。 这些贝母都长什么样?接下来,我们来一一鉴别~~~ 1 浙贝母 首先看浙江省著名药材之一的浙贝母。主要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而以浙江象山者最优,所以也称象贝。 浙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采挖,洗净后,根据大小不同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大贝又称“元宝贝”,单瓣鳞叶,呈半圆形,外凸内凹,状如元宝。气微,味微苦。传统经验认为,以鳞叶肥厚、质坚实、粉性足、断面白色者为佳。 珠贝,外层鳞叶两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 浙贝片,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无硫浙贝片 熏硫浙贝片 2 川贝母 接着我们看一下川贝,川贝母药典收载的来源有6个,分别是暗紫贝母、川贝母、梭砂贝母、甘肃贝母、太白贝母及瓦布贝母。 药材被采收后,又按照鳞茎大小和药材性状的特征不同分为松贝、青贝、炉贝等规格。以下分别介绍各规格鉴别特征。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表面类白色,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 ![]() ![]() 青贝,呈类扁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缕衣黑笃”:松贝药材基部稍凹入,间见黑斑,留有须根痕。 “观音坐莲”:指松贝底部平、微凹入,平放能端正坐稳。 炉贝 ■ 虎皮斑指鳞叶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的斑点。 ■ 炉贝药材呈棱状圆锥形和长卵圆形,形似马牙状,其顶端较瘦尖,均成开口状。 川贝采收后,人们会根据鳞茎的大小和外貌,把川贝母分为如松贝、青贝、炉贝等的规格。 其实规格和药材来源也有一定联系。暗紫贝母是松贝的主要来源;川贝母及甘肃贝母是青贝的主要来源;梭砂贝母是炉贝的主要来源,而太白贝母及瓦布贝母是贝母商品中栽培品的来源。 3 伊贝母 伊贝母 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磷茎。 4 平贝母 平贝母 平贝母为药用贝母的一种,主产于东北,已有百余年历史,来源于百合科平贝母。 5 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干燥鳞茎。 ■ 本品呈扁圆球形,外层鳞叶2枚,肥厚,微呈肾形,大小相等或大小悬殊,大瓣抱住小瓣。 ■ 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鳞叶2-4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 ■ 单瓣鳞叶呈元宝状,质糙,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微苦。 ![]() ![]() ![]() 明白了各种贝母是什么,怎么鉴别,我们才好比较各种贝母之间的性味和药效差异。 如今贝母入药,处方中多分川、浙,但其实川贝母和浙贝母开始区别药用,是明朝末期才有的事。 浙贝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止咳,化痰,消肿散结的功效,开泄力大,主要用于痰热咳嗽、感冒咳嗽,还可用于瘰疬疮痈肿毒及乳痈、肺痈等病证。 而川贝母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等病症。 ▼浙贝母 浙贝母多入煎剂,常用量为6~10克。川贝母现今多不入煎剂,主要研末冲服,每次2~3克,或研末入煎剂服用。川贝打粉冲服或后入煎剂服用,与本身的性味药效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价格较贵,因此采用这种的为患者考虑的服用方式。 观察处方可以发现,中医临床处方中多只出现川贝和浙贝两大类。上文所提到的伊贝,平贝等,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却很少写。如果一个医生处方写了川贝,药房会付给他平贝和伊贝吗?答案是很可能会。 比如伊贝在天津地区做浙贝用,有的地区却做川贝用。这样合理吗? ▼平贝母生长过程
▼川贝母 最后,关于平贝母代川贝母使用则无本草文献依据。 其实,2005年版药典已经出版规定了一物一名,也就是说,医生开什么,药房就付给什么,但根据小编询问各大药房贝母的使用情况,发现很多医生在处方上只开浙贝和川贝,由于还不了解平贝、伊贝、湖北贝母等类型的贝母。 所以,处方上根本没有出现平贝、伊贝之类。而面对这一现状,各地的药材供销部门就会按照当地的药用习惯,将伊贝、平贝等归入川贝类型和浙贝类型,即其他类型的贝母配方按川贝或浙贝付给。也就是说,医生开川贝,药房就可能付平贝和伊贝去代替,实际上根本就做不到一物一名。 ▼平贝母 根据本草考证,我们已经知道浙贝母有付给湖北贝母,川贝母有付给伊贝母的历史记载。在医生没能做到一物一名的时候,要让一个药代替另一个药使用,还需要两者的药性药效保持一致。根据药典记载,浙贝母和湖北贝母略有差异,川贝,伊贝,平贝的药效性味相似。 医者若是要保证能抓到处方中写的那种贝母,首先得明白各类贝母的鉴别,还要体会各种贝母药效之不同。这便是此篇文章的目的,帮助医者初步了解贝母类药材,让药房能抓到能体现处方辩证思治过程的贝母药材。 药典颁布规定“一物一名”,为着的是医者的妙手医术得以发挥,为着的是药房的名望声誉得以延续,为着的是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三者环环相扣,相互依存。 医者仁心诊治,药房诚心配方,患者真心信任。如此,以心换心,医药关系,医患关系才会进入中药行业的良性循环。本草真源愿与您一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躬行诚心配方,做纯真中药人。 图片来自于:孙广才老师、周重建老师、李崭老师、中药小学徒稳稳、网络(侵删)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