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诗般的馒头: 轮回

 昵称28056923 2018-01-16

1. 这样的分化行情,入市久的投资者其实不应该感到陌生。01年以来,我一共经历过四次明显的风格偏好。


第一次是03年~07年钢铁、汽车、石化、电力、金融五朵金花。当时我刚刚熬过漫长的3年熊市,和今天的许多朋友一样,对价值投资既是懵懂的,又是虔诚的。低估值+ 法人股送股 + 人民币升值+ 基建地产 叠加出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印象非常深的是雪球超级大V,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投资者东博老股民,当时喊出的“鞍钢百元不是梦”。至今我还记得,蓝筹行情最疯狂的阶段,第一财经今日股市里面的一位分析师,在讨论中国平安的投资价值时,情到深处说的那句,“中国平安这四个字就值200块一股”。


第二次明显的偏好是10~12年的以白酒,服装家纺,医药为代表的消费板块。这三年中多数个股基本是走熊市,而消费股几乎始终在牛市中。极端的分化行情,必然造成极端的理解偏差,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既是那一次极端行情的受益者,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那一场认知偏差的受害者。白酒是一门好生意,高品牌壁垒,高毛利。阿胶和片仔癀永远都能提价,又不需要像西药那样巨大的研发投入。景区是稀缺的,垄断资源,林奇的最爱。家纺受益于消费升级,空间巨大,外国人每花1块钱在衣服上就会花1块钱在家居上。只记得那个时候大家把所有消费股都研究遍了,白酒,红酒没东西买了,就研究黄酒,比如酒鬼酒和沱牌复兴了,黄酒过去因为抗战而失去的向北延伸的机会而区域化,但历史上是有消费基础的。服装家纺动辄业绩增速就是30%,40%。那一年,美邦上市了,市值最高接近400亿,周成建是电视里的常客,投资者觉得美邦这样的快消费未来对标的是ZARA.


第三次便是13~15年的科技股和这一次的白马股,多数人都是亲身经历。


2.  行情总是从宏观大逻辑下的基本面驱动发展到投资者偏好和偏见下的趋势为王。一首暴露年龄的老歌有句歌词“我听说开始总是真的,到后来慢慢变成假的”。这词孟庭苇是唱爱情的,在股市里真的好用。 我并不是说今天的白马就一定有泡沫或者多高估,但是今天的价值投资又一次在轮回中被简单化,恶俗化了。2017年,有人说自己是皈依价值投资的一年,你怎知,你皈依的不是趋势。


每一轮行情韭菜的惊讶和老兵的感叹都是不要和趋势做对,我想反问两句。一,看着图就能看到趋势,就能把钱赚了?二,迎着困难上的逆向投资者,一开始总是会输的很滑稽,但是最后有多少翘辫子的?左侧交易还是右侧交易,只是个人投资风格,绝非决定因素。


3. 正在倒霉的,和正在得意的人一样都有选择的机会。不管你是和我一样,17年年底刚开始选择左侧换股的小倒霉蛋,或者是已经快变成僵尸的大倒霉蛋。我们都知道,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公司,电子,计算机,传媒,环保这些需求不出问题的,未来一定更大的行业,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我们面对的不是跌某一家公司,而是系统性的,大面积的下跌,好极了啊,又给了你一次跨行业,或者行业内的换股机会,这里一定有垃圾,也有错杀的,泥沙聚下的日子且行且珍惜。估值从十几倍到30三十倍的品质不错的公司,一抓一把,金融去杠杆和增发解禁潮都不可低估,但是能在这个位置把我们跌死不成,熬一熬呗。


真的不必羡慕,此刻正头顶光环,意气风发的奔驰在价值投资的康庄大道上,手握中国核心资产的小宝贝们。这些哥们,要么是苦了三代的;要么是刚追高的;当然肯定也有极小数极牛逼啥行情好他就在哪里,快把天底下钱都赚光的。我们是智人,生存的本能一定会引导我们去适应环境,去解释环境的合理性,让我们在失败中总结。但是很可惜,股市是仅次于战争的竞争形态,是高度博弈的结果,智人与智人的对决,最终似乎很有道理的想明白了一切,却一不小心的成了趋势的最后一批客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所谓老兵不死,因为我们需要活下来,然后再花太长太长的时间来沉浸式体验,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周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