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文字来源:得到APP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 “刚需”根植在价值观上,你的价值观决定你的命运。 成功只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更重要,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 成长,是在从失败到成功的道路上,无数个过渡阶段。人有三个状态,失败,成功,成长,前两个都是瞬间状态。
注意力>时间>金钱 成长>成功 未来>现在>过去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很多钱?因为赚钱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刚需。 等我发了财,我就*** 发了财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才是他们的刚需,发财只是手段,花钱才是目的
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绝大多数人,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因此财富分配有了巨大差异。
刚需可以主动选择,可以培养,会变化,不应该被动接受。要有选择意识。 如果顺着天性,懒惰、贪婪都是刚需。一切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天性中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任由它们来左右自己的生活,结果不堪想象。
有什么样的刚需,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被动的刚需会让你被动地生活,结果不在你手里掌握;主动的刚需让你成为创造者,虽然困难,至少你掌握主动权。
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让自己的心灵超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
你有选择的自由。每一个关键时刻的错误,和事后的懊恼,可能因为选择错误,更多可能是因为“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选择的自由”。更别提“选择的勇气”。(你是你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财商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 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们,教小孩子养植物,因为更需要耐心,植物成长慢,很少给出“直接反应”。
没有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麻烦一辈子。 靠耐心,活在未来。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一个人的耐心有多大,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 合理预估自己的成长,既不要短期要求过高,也不要长期要求过低。
“现状”是过往的积累。“马上改变现状”要多难有多难。 目光短浅的根源是: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接受现状是改变现状的前提。(接纳是改变的前提)
要么接纳,要么改变,这两个选择对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而直接选择“铤而走险”。 对现状不满并无意义,所有的解脱,最终都只能靠积累。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
养成“赚不到钱”就很难受的习惯。 在习得任何技能的时候,都有难受的地方,选择正确的难受常常是关键。 赚不到钱是因为能力还不够;一切能力都可习得,只要有足够的耐心。
基础:“只字不差地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能力 进阶:“从字里行间搜寻那些,虽然没写出来,但事实上很重要的信息”的能力
比起“走弯路”和“积累少”,更可怕的是,在知道该怎么行动之后,依然不敢迈出第一步。 即便你知道了所有的道理,正确的道路也是你走出来的。
与其被动地接受痛苦,不如主动地消耗这些痛苦,消耗得越早,带来的收益越大,享受的时间越长。 只有少数人知道,真正的成长必然伴随痛苦,每当遇到选择时,他们会选择不轻松的选项。
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解释权都在我们自己手里,困难的解释是“找方法”,轻松的解释是“找借口”。 生活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即便很困难,也并非不可改变。
在时间紧迫时,我们常常出于懒惰或恐惧,选择看似容易且有效的选项。在时间紧迫时,能做出理性正确的选择,是我们平时要打磨的技能。 一件事情如果是正确的,不管多困难,都应该做;一件事情是错误的,不管多容易,也要放弃。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不成功的人渴望的不止是成功,而是“马上成功”。任何一个目标,只要加上“马上”,就瞬间变味儿了。“马上”会让你对现状不满,对进步缓慢没耐心,促使你放弃。(马上是不接纳不允许) 时刻提醒自己:不求马上见效。
想要坚持,先培养耐心。几乎所有的半途而废,都可归结为:短期期望过高。这是典型的没耐心。
克服懒惰的人,不是因为他们不懒,而是他有清晰感受未来痛苦的能力,而能为了未来舒服一些,有动力从现在开始积累。 为什么读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 1、有没有人听,都值得只字不差读N遍 2、理性思考与灵性提升,是相辅相成的 3、尊重版权,每周七篇我只读其中一篇 |
|
来自: 圆二书斋 >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