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一座只需要一片雪,就可以柔软起来的城市 西湖雪景,美轮美奂,静谧优雅。古人都说: 晴西湖不如雨西湖 雨西湖不如月西湖 月西湖不如雪西湖 这个西湖边的椅子 是个南方人都想坐一坐的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都见过聚贤亭,却极少见这样白雪皑皑能滚雪球的聚贤亭。 雪下的景观介绍碑 断桥残雪 断桥下恍恍惚惚的人影 却不见那个想要见的人 整个座位都在雪下了 白堤的雪,路上已经清理干净 湖边全是脚印 远远的雷峰塔 闪光灯闪了一下,好美 弯弯石拱桥 完美的倒影 满地金黄银杏叶 粉墙黛瓦灵隐雪 带着手套,还是想玩雪 小小的挂件,也能玩出创意 雪中的雷峰塔 远远的白堤 残雪 无与伦比的美丽 看风景人在看你 不知道是谁的伞落了西湖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水墨西湖 曲院风荷 一点红果,一点白 在残雪中,暖色调的屋 让人看着就暖洋洋的 有些时候,雨还是雪,分不清的曼妙 茅草屋的样子,想起《湖心亭看雪》 到网上查了很多关于“雪西湖”的资料。古人说: 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大约除了雪对于江南的稀少,更重要的是,雪天的西湖,是何等的杳渺幽深、简练空寂、意蕴悠远…… 单就这份意境,就足够期待了。 据传宋代画师刘松年做名画四景山水图》就跟西湖有关。刘松年是浙江钱塘人,生活在清波门一带。他在南宋画院经了三个朝代,在宁宗时,被赐以金带以示嘉奖,是南宋四大画家之一。 他想画西湖的山水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在完成了前三幅:第1幅「踏青」,杨柳吐翠,桃李争妍;第2幅「納涼」,夏树浓荫,水榭香荷;第3幅「观山」,层林尽染,丹桂飘香;这最后一幅,西湖的冬景,就应该是雪景吧。 但是该如何用画笔去描述西湖的雪景呢? 这一天杭州大雪后,刘松年独自一人去了西湖,那天他走过柳浪闻莺的石桥时,只见天与雪、雪与水都融为一体了,四周安静得只能听见雪落的声音。这是西湖吗?平时的西湖,游人画船挤挤挨挨,红男绿女,歌舞不休。 现在,尘世的一切喧嚣浮躁,都被皑皑大雪抹去了,揩净了,过滤了,只剩白茫茫一片,没有色彩,没有声音,静谧空灵到无以言语……刘松年的内心突然涌上一种感动,默与神遇,一一寄于笔端。几天后,“冬景”梦幻般现于素绢之上: 雪拥空山,古松劲立,深闭的庭户中,一人倚门送客。雪径这边,客人骑驴张伞,踏雪过桥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