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谋身自保的聪明,三国无人压得过贾诩

 七侠荡寇志 2018-01-16

昨天后台有人要。

老样子,继续摘自《三国志异》。



贾诩这人,论聪明,全三国未必有人敢说胜过。自己辅佐过的主子纷纷完蛋,但独善其身,最后位居三公,活到七十七岁,完美。

但他做的事儿,都不能说太光明正大。

辅佐李傕郭汜破长安,手段很高明(煽动西凉),但结果不美好;跟了张绣,坑了曹操好几下子,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爱将典韦。妙在关键时刻,居然能站对位置,让曹操都感叹“使吾信重于天下者,子也”。后来还挑拨离间了马腾韩遂联军,诸如此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贾诩无愧于这两句。他了解人心,了解人心的幽暗和脆弱之处,于是利用之。曹操之所以欣赏他,欣赏到不计儿子、侄子和典韦死在他手里,大概便因为,曹操自己也是个现实主义者。


当然了,贾诩聪明归聪明,但多少有些只讲利益,不谈立场。

裴松之认为,荀彧荀攸品格比贾诩高太多了:

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

但荀彧的结果与贾诩的结果,恰成对比:乱世容不下荀令君这样的人。贾诩显然觉得,活下去才是王道。


贾诩做的最聪明的事,其实是站队。

早年跟了西凉,得罪天下,不提了。后来跟张绣一起,坑害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间接导致曹操和自家丁夫人分居,曹操至死都心里有个疙瘩,觉得自己葬送了曹昂,对不起丁夫人。但曹操到底是世之奸雄,拿得起放得下。当日曹操与袁绍对峙时,贾诩果断劝张绣归降曹操,就是判定曹操为了取信于天下,不会念及旧恶。果然曹操握着贾诩的手,说“使吾信重于天下者,子也”,倍加荣宠。

平河北时,曹操诸将封侯都不到一千户,唯张绣二千户;曹操先许诺贾诩冀州牧,此后封太中大夫。可谓手段老辣,姿态端正。

然而曹丕却没那么宽宏大量了。依《魏略》说法,曹操给张绣面子,曹丕却时不时敲打张绣,“害了人家儿子,还到处露脸,也好意思!”张绣压力很大,自尽了。

曹丕与他父亲的格局大小,以此可见一斑。

然而,曹丕居然没动贾诩?甚至,曹丕登基后,封贾诩做太尉?孙权听了,还嘲笑曹丕呢。


司马懿说过:

“三公之官,圣王所制,著之典礼。”

汉末虽然天下纷乱,但三公到底还是得有范儿:

“古之三公,坐而论道,内职大臣,纳言补阙,无善不纪,无过不举。”


蜀汉一度用许靖做太傅。这位爷其实只担个虚衔。为什么还让他担这个?就因为三公得有好名声。


曹丕请贾诩去当太尉,就像让FBI老大去当美国国务卿,能力可能胜任,但有些事,不能摆台面上。

为什么曹丕非这么干?

《魏略》曰:

文帝得诩之对太祖,故即位首登上司。


话说曹丕如何做的太子呢?都是贾诩私下帮的忙。


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適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


曹操问贾诩立嗣的事儿——曹丕和曹植斗得很厉害啊——于是发生了以下对话:

曹操:问你你不答,干嘛?

贾诩:正想事儿呢,没法回答。

曹操:想啥?

贾诩:想袁绍、刘表父子呢(袁绍和刘表都是因为没有立长子,导致一塌糊涂最终灭族)。

曹操大笑,于是定了曹丕做太子。


换言之,曹丕这太子位乃至帝位,贾诩帮了忙。

当年程昱是因为饥荒时吃过人肉,被说了很久,与贾诩一样,都算有道德污点。但程昱就没到三公。贾诩反而能上三公:很简单,在准确的时间,又站对了位置。


——投奔的主子,多半都死了(李傕、郭汜、张济、张绣)。

——自己做过的缺德事得罪的人,也够多了(长安)。

——杀了新主子的大儿子、侄子和最爱的近身护卫。

最后当了太尉,活了七十七岁。

孙权只能嘲笑曹丕,但贾诩自保身家的智慧,着实是无与伦比。大概他从一开始就看明白了这乱世:活着才有一切,其他的事,之后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