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研报丨新动能新机遇 绿色能源助力智慧出行

 蕴德悦茗斋 2018-01-16


本周三,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持续免征,为出行的绿色变革送上了2017年的最后一份福利。

 

在路面交通出行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经历了步行、畜力、蒸汽机车、内燃机机车等发展阶段,纵观历史,每次出行领域的技术革命,都受到环境、气候、工业等领域的影响,尤其是进入工业时代,交通出行就与能源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的绿色转型带动交通出行领域的电能替代范围不断扩大,人们的出行方式逐渐向智慧出行转变。


图1 智慧出行的特征


出行变革的必然性


环境问题加速出行工具清洁化。PM2.5的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其中机动车成为当前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据国家环保部数据,2016年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初步核算达到4472.5万吨,其中燃油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比重超过90%。


图2 重点城市中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率


城市交通拥堵亟需出行高效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交通拥堵现象不仅造成了城市投资成本增加,浪费了大量能源,还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社会活动效率,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1/3的城市高峰通勤受到拥堵的威胁。路面交通急需安全化、高效化转变,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获悉,由千方科技、百度、北汽等15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北京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已在亦庄建成6公里开放车联网示范线路,可支持V2X应用,预计2018年建成长度超过20公里的自动驾驶示范路段。

 

预约定制个性化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传统的公共交通由于耗时长、乘车环境差等原因,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APP预约定制个性化出行,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计,未来便捷、舒适、高效将成为出行服务的关键。


与新能源融合实现共赢


汽车是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实现绿色智慧转型需要依托清洁能源供电,而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载体,也将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引导两者之间高效融合,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表示,按照2030年电动汽车将达到8000万辆的预测,电动汽车理论储能容量将达到7亿千瓦。届时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预计将分别达到10亿和11亿千瓦,仅电动乘用车的有效储能容量就可满足49%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日发电量的存储。


图3 风电、光伏发电可支撑电动乘用车数量


绿色、低碳是出行变革的必然要求,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融合不仅可以减少电动汽车的综合排放,还可以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有效利用率,特别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集中地区,推进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协同发展,将实现多方共赢。


转型期面临的问题


电动汽车用电缺乏管理。电动汽车是否使用清洁电一直饱受质疑,充电设施运营商在不能直接参与新能源发电交易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新能源车的电能清洁。若不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管理或引导,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不仅不利于助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消纳,反而会增加电网调峰压力,进而加剧可再生能源弃电问题。

 

充电难制约发展。一方面资源不足,车桩比低。另一方面充电车位无效使用,如何将已建充电桩的停车位被电动汽车有效使用,是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停车管理规定,当发生充电专用车位被燃油车辆占用的情况时,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新动能 新机遇 助推新飞跃



未来电动汽车将逐渐成为绿色出行的首选,智慧出行的发展趋势将对汽车产业和能源变革产生双重影响。

 

来源: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