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00元看感冒!乡村医生:给我47元就行

 昵称41082923 2018-01-16

一则微博,一封辞职信,引人深思

近日,一名实名认证微博网友晒出这样一则微博:

其实像这样一个上呼吸道感染,哪个村医不会看?别说给4700块,给47块钱,乡村医生就能乐呵地给你服务。但这能说明啥,是名牌医疗机构的医生会念经,还是乡村医生的技术不值钱?

看同样的病,为何诊疗费却相差百倍

临床上,因上呼吸道感染突然发热导致腹痛的小儿病例较为常见。在基层,这样的病例就诊费用也悬殊较大,有的仅对症处理则愈,花费在十多元至二三十元,有的采取住院输液等治疗,花费在百多元至几百元不等。

这就是医学的未知性和局限性,谁都不敢保证任何病人下一分钟是否会发生意外,任何医生也没十足把握肯定每一个病人治疗后的预后。然而,这种“同病费用大相径庭”现象似乎越来越严重,这或许也是医改的一道难题。

试想,同一个疾病,为啥在乡村医生那儿,就只准收取“零差价药费”,或象征性收取几元的诊疗费,在综合医院就准许收取高额的挂号费和诊疗费呢?

或许有人会这样说,多数乡村医生算不上医生,一没医师资格,二没职称资质,三是学历不高。

但是,在乡村医生队伍中,还是有一部分有学历、有资格的医师,唯独职称不高者(因为职称评审只针对公立医院),可他们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了吗?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明白其中道理。

在基层当医生20多年,笔者深有感触。一方面,大城市拥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很多人已习惯了花高价请医生,医生再忙也会感觉到有人“需要我、尊重我、重视我”,在心理上就有一种自豪感。

另一方面,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总是青黄不接、年年短缺,乡村医生一年四季奔波却总是面临 “这样不对、那样不对” 的遭遇。绝大多数乡村医生基本上一生都在免诊疗费为村民服务,反而被看作是“最底层、技术最差的医生”,做得再好也常常被误解,时时有种“即将失业感”。

这怎能不让乡村医生心寒?

缺乏尊重和尊敬,最终刺痛了谁?

在笔者看来,村卫生室之所以不能留住有才能、能看好病的医生,与全社会对乡村医生物质上的不尊重和不尊敬脱不了关系。

首先,国家从制度层面设定乡村医生是最底层医生,得用最低廉的方法为患者服务,从而制约着乡村医生有更高、更远目标的发展,加上乡村医生归乡镇卫生院管理,管理“一团乱”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很多村民习惯了乡村医生的免费诊疗,迫使乡村医生不得不在药品利润上下工夫。与此同时,国家又提出“药品零差价”制度,导致乡村医生有种里外不是人的感觉,乡村医生成了“必须免费看病的医生”,谁给乡村医生基本的生活保障呢?

这不只是从物质层面对乡村医生的不尊重和不尊敬,精神层面也是对乡村医生的一种冷打击。

最后,全社会对医学常识的认知存在误区,不知不觉将乡村医生看作是“乱说话的人”,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无处不在的“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之类的称谓,看似是层别上的称谓,无形中把乡村医生看作是医疗行业“门外汉”,久而久之,很多村民开始对乡村医生半信半疑,特别是网络通讯便捷的当下,较为明显。

尊重乡村医生,请从放开诊疗费开始

“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会知道。”有人认为国外(发达国家)看病方便安全,结果去了才知道,“在澳大利亚看个急性扁桃体炎那么难”“在美国看个消化不良那么贵”等。

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若不真正去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迫使老百姓不得不“大小疾病跑县城”“大小疾病跑协和”,只能导致更多村民越来越感觉“看不起病”“看不好病”。

在笔者看来,若是能给乡村医生、社区医生更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尊重和尊敬,让更多有才能、有责任心、有医术的医生留在基层,必然会让更多村民倍感看病方便。

要让乡村医生“免费诊疗”,就得给乡村医生比较高的“基础工资”,至少是当地普通工人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要是不给乡村医生“基础工资”,就该放开乡村医生的诊疗收费,只要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以上的乡村医生,就适当允许他们收取自我定价的诊疗费。

否则,多数乡村医生心里会这样想,为啥北京的医生挂号费可收到几千元,而我们别说几百元,几十元都不敢收、收不到?这难道不是一种赤裸裸的职业蔑视吗?

作者 | 梅松政

编辑 | 寸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