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学习笔记之二:基本定理

 小明518 2018-01-16
二、缠论定理
级别,再次强调级别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包括后面的操作,不同级别的操作概念和规划完全不同。不理解级别,很多概念就无法理解,但理解了级别,也不是一定能理解。好吧,我承认我很邪恶。
接下来说定理了,从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两个定理开始: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终要完成。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完成的走势。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终要完成,换一句话就是走势终完美。看似废话,但往往是最基础的一句话,最重要。这个相当于几何中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一样,属于不证自明的公理,是根据能观察到的所有图形形态得出的结论。
以此为基础,结合第一部分的基础概念,走势包括上涨、下跌、盘整。而上涨、下跌、盘整的精确定义为盘整是只有一个中枢,趋势(上涨、下跌)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中枢,那么,就可以推导出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完成的走势。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逻辑链条很简单,一想都能明白。
由基本原理一,还可得出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这证明也很简单,此分解定理保证了操作的可行性,即当一个上涨结束之后,要么是下跌,要么是盘整。同理,下跌和盘整结束后,面临的也是另两种可能,操作的切入点选择就在这其中,这是以后说到操作时的内容,暂且不表。
再将基本原理二结合中枢的概念,可以推导出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证明过程同样简单,这里不说了。
这四条原理、定理,是缠论用来描述市场图形的基本原理,有了这些原理,可以对图形状况作完全分类。为了便于理解,忽略误差,用日线、30分钟线、5分钟线举例,用最简单的模型,假设都只由三段次级别组成本级别走势类型:日线上的一个盘整走势,看30分钟图,刚是由3段30分钟的走势类型构成;而看这30分钟图的任何一段走势类型,则又是由3段5分钟的走势类型构成;再看这5分钟图的任何一段走势类型,又是由3段5分钟的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次级别又是由次次级别构成……如此一直下去……晕了。
小伙伴们这时会发现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次次级别下去,一直要次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如果是纯粹数学理论,那就要用到极限的概念,如果是市场操作,就是到最后市场成交的每一笔。但有个问题就是,对于实际操作来说,不可能精确到每一笔去,从操作的通道和空间上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最小分析级别的概念,即定义一个最小分析级别的中枢概念a0,在这个概念基础之上,推导出最小分析级别上的走势类型,再推导出之上各个级别的中枢:a1,a¬¬2,a3……这个定义的最小分析级别中枢要满足的条件是完全分类,穷尽各种情况。目前在缠论界,用得最普遍的是笔和线段的方式。即在最小分析级别的图形上,定义笔和线段,将线段做为最小分析级别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由此构成最小分析级别的中枢a0。
至此,上面说了这么多内容,理解了之后,就可以将缠论的思想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数学递归函数表达式工an+1=f(an),(n≥0,a0由最小分析级别上的线段来定义生成)。
这里对于最小分析级别上的笔和线段,有专门的划分方法和归类,需要专门放一个章节来讲。这里提前强调几点:
1)、笔和线段只是针对最小分析级别所采用的方法,在最小分析级别之上的级别,严格用中枢推导的方式得出上一级中枢及走势类型。
2)、最小分析级别的选择没有硬性规定,根据个人喜好及操作通道选择。但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去乱动,以免造成混乱。
3)、在高级别图上,可以借用笔、线段的概念辅助判断,但仅仅只是辅助,不可忘记第一点。这里之所以可以辅助,是因为各个级别之间,存在一些数量上的递归关系。
这里不得不强调下,很多人学习缠论,往往陷入到笔和线段中去,出不来,最后把这一方法学成只会不断划线的工具,而不知笔和线段仅仅只是定义a0的一种方法,甚至,如果你有更好的定义方法,完全可以不用笔和线段,搞个另外的a0,然后再递归出之上的各个级别也都以。这里希望后来学习者能够注意。
下一步,将针对中枢的具体定理及笔和线段的内容作详细阐述。在这之前,分享一张图片,将前面的内容都可以概括了。要不怎么说一图胜百言呢。不过,这图不是我画的,来自秋叶亦红的博客,高手一个也。链接在此:http://blog.sina.com.cn/handong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