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鬼谷子》心得

 仰望星空qv66ma 2018-01-16

学鬼谷子心得

 

有朋友问我:学习鬼谷子最大的心得和收获是什么?

   

对我来说,学习鬼谷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显然从结果上看,这个收获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但整理出来几个点,也许可以供大家参考。


 

确立做人、处事的立场。

随和,和没有立场。

“随和的人”往往有几个特点:

1不懂得拒绝。表面上看是不知道怎么拒绝----貌似是一个方法问题,深刻一点是“不敢拒绝”,或者不愿意拒绝。----实际上是一个心态问题。

 

任何貌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好处”。

那么,这个“不拒绝”背后的好处是什么呢?

当然不同的人得到的结论不同,这是个很个人化的问题,如果总结无外乎一下几个:

首先是,不拒绝,就可以不直面对方的抵触。这在表面上看“保持了关系”。而另一个角度却往往“委曲求全”。

可是,把时间拉长了看,很多时候却往往会带来一个更坏的结果。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借钱,你会发现,很多互相借钱的人,最后不但不利于感情更好,反而成了陌路人----损失了钱也损失了朋友。----而最初发生借钱行为的时候,是为了“保持关系”的。

事与愿违。


 

 

其次是,不拒绝可以让“自己感觉好”“被需要”。这完全是自我认知造成的,实际上真的拒绝别人,对方的判断和感受也许跟你完全不同。也就是“感觉好”仅仅跟我个人有关,跟对方一点关系都没有。

-----很多人只有在自己这样的感觉里,才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或是活着的意义。实际上,是“我需要这样的感觉”正面自己的存在。

 

学了鬼谷子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好处”都是“自以为是的好处”。

 

2随和的人,往往没有做事的标准和立场,也就会“以别人的立场为立场”。而面对两个标准完全不同的人的时候,矛盾的发生就会成为必然。这也是为什么越是随和的人,好像在他身边发生的矛盾越多。

特别是没有立场的管理者。

这一点很致命,因为“别人说的貌似都对”,可是却互相冲突。----这时候怎么办?


 

我们学习鬼谷子往往不过多的区分对错,但区分两个东西:

其一是结果。

因为行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是行为带来了什么结果。所以,行为仅仅代表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没产生结果之前什么都不代表,但是一旦产生了结果,就无法忽视了。

结果,赋予行为价值。

所以,纵横学里如果说有预测的部分,那么有价值的预测是对行为带来的结果进行的可能性的推演。而不是靠玄学给出一个宿命式的答案。

 

其二是出发点。

如果说结果赋予行为价值,而出发点则赋予行为方向。

显然,好的方向往往带来好的结果。但好的方向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要不然就没有“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的说法了。

 

那么,看见一个人行为的出发点就知道了他行为的方向,推测行为的结果就可以看到行为的价值。

 

那么,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具备好的方向并产生更好的价值。这样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也是学习纵横思维需要遵守的起码范畴。这两点缺一就不叫纵横家思维。

而连接出发点和结果之间的,就是方法。


所以,我们以前文章里曾经说过,学习纵横思维要学习三个层面:

修心正本-----这是保持出发点的正确性。不管表面上多么冠冕堂皇,本心的东西总是隐藏不了的。所以只要有仁爱心,保持最根本的善念,即使有时候行为上不够好,也不会出现太坏的结果。

 

立场原则-----这保持方向的一致性。当出现跟自己的立场有冲突的情况的时候,需要及时调整到自己的立场上来。

 

方法策略-----这是实现结果的通道。好的方法事半功倍,不好的效果差,甚至南辕北辙。

 

以上这三个方面合一,则可以谈纵横学。


 

那么这个做人做事的立场原则到底是什么呢?

做人方面:坚持“中正”,这个中正包含三个层面:符合人性,符合事实,符合客观规律。同事符合这三点就叫中正。

 

这样的坚持有几个好处,首先,这里没有“别人”,不会再以“别人的立场为立场”,而有了一个唯一而持续的标尺来衡量一切。显然,这标尺是有效而且有力量的。其次,这里没有“我”,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感觉,反应,和过去的习惯而改变行为的方式,和做事的标准。

中正是唯一的标准。

 

这个体验,就是在“没有了自己之后”才真的找到了自己。我不是我的情绪,不是我反应,不是我的判断和演绎。当去到以上这些内容的是时候,恰恰是“我离我最远的时候”,而当我回到中正的时候“我才与我合一”。

对于我是谁这问题,在这里有了一个明确而唯一的答案:我就是中正。


 

顺理成章:我是谁?

答:我是中正。

那么:中正的行为就是我的行为,我的行为就有了范畴和界限。

我不但用这样的标准要求我自己,同时,我也可以用这个标尺来看你,你是中正的,那么很好。你不是中正的我对待你的方式可能有几种:首先选择跟你的关系,我可以去影响你跟我一起用中正的方式处理问题,也可以保持对你的尊重,你可以不中正,但我坚持我的中正,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其次,如果必要,我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影响你变得不一样。

 

反面的例子是,一个人没有唯一的立场原则,就容易混乱。造成总是“活在别处”,或者“活在别人的世界”。----要命的是那个“别人”太有可能也是“活在别处”。那么,又“何处是吾乡”呢?

 

我相信,看文章的你,如果仅仅找到了自己做人的立场。就已经超越了身边90%的人,因为在我们身边,更多的人根本没有自己持续而唯一的立场。

如果你没有一个持续而唯一的立场,没关系,因为周围有90%的人跟你一样。

 

有一个坏的立场也比没有立场要好,因为坏的立场有可能伤到别人,但没有立场最有可能同时伤到别人和自己。

直白一点说,如果能心安理得的做流氓,要比不知道怎么做好人要好一些。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这个立场中正,而持久。


 

一双明亮的眼睛

 

    学习鬼谷子的第二个心得,就是从此之后看人看事,很清晰。

有一把尺子可以量长短,有一个天平可以称质量,人有了立场就可以衡量人与事。很多人,之所对人与事看不清,根本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唯一而持续的立场,于是无所适从。各种书籍,各个流派五花八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哪个是对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立场,那么很容易混乱。

世界是人构成的,社会行为是人的行为。

所以,具备一双明亮的眼睛的第一个技能是看人,《道德经》里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问题是,如何做到自知?又如何做到知人呢?

如果没有匹配的方法,那么这个概念只是听着有道理,于实际却没有一点帮助。

从鬼谷子纵横思维角度,不管事自知也好,知人也好,需要从三个角度来看:

其一,出发点---看事的话,则是缘起人的出发点。(天)

其二,行为结果----看事则是事件产生的结果。(地)

其三,行为模式----看人是这个人的思维模式,关注点。看事则是这个事件的发展方式,规律。(人)

鬼谷子三秒识人术,是识人的终极法门。这个技能我们作为一个课程在荔枝微课里有系统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报课学习。


看出发点,就是看人行为带来的好处,好处再哪里他的出发点就在那里。自己要的好处是什么,自己的出发点就是什么。自知,或者知人都在这里。

 

不管一个人嘴里在说什么,他坚持的行为带来的那个结果,才代表着他真实的出发点。

需要区分,这里说的结果是“他以为的结果”不是,“真实的结果”。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洞见真实结果发生的能力。

所以,准确的表达是:他以为的结果,体现他的出发点。

 

举例:马蓉于王宝强婚姻案。

最近消息,这个事件尘埃落定:

法院判决马蓉和宋喆两人归还王宝强所有财产,宋喆因涉嫌非法转移他人财产判刑3年,马蓉获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王宝强需按法律规定给予子女抚养费。

 

按我们上面的逻辑从三个角度分析:

这个事件的引发人,也就是缘起是马蓉和宋喆,所以要从这个两个分析这个事。

出发点:马蓉以为可以出现的结果,体现了她的出发点。通过媒体的公共信息,我们不难判断,她以为的结果是:跟王宝强离婚成功,并且成功转移财产到宋喆一方,最后带着钱跟宋喆过下半生。

行为结果:如上所述。这个结果显然不是她本意想要的,从鬼谷子纵横学思维的话,她要的结果不是不能实现,只是她的行为比较低级和拙劣而已。

但是,尽管从方法上可以实现,但从方向上违反了中正。纵横弟子必然不耻于给她出谋设局达到卑劣的目的。

 

实际上,只要马蓉开始有这样的出发点开始,她的行为就已经开始不断暴露出发点,只是王宝强少了几分鬼谷子智慧而已,否则不至于导致最后被动的局面。


 

再举例:

1八达岭老虎咬人。

2拦截动车的女子。

这两个事件一起作为案例来分析,是因为太多的共同点。

出发点:想达到自己显而易见的目的。

行为结果:一个半死(咬伤),另一个也半死(被解职)。

 

评价:这另个女猪脚,还有个潜在的共同点,就是以为自己的意志可以掌控一切,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其实笔者更好奇的,是他们的老公,这两个男人是怎么在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这俩哥们,你们还好吗?


 

淡定的心

如果说学习鬼谷子的第三个心得,就是开始越来越淡定于身边发生的人与事。

人产生焦躁,困惑,匮乏,迷茫,发脾气等负面情绪而不淡定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无非几个原因:

 

首先是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立场和行为标准。

显然,如上所述,学习了鬼谷子系统思维,这一点很容易就解决了。

中正是唯一立场。


 

其次是因为“看不见”而产生恐惧。

看不见别人的人出发点,不知道他真的要干什么,就容易感到困惑,恐惧担心。看不见行为之后的结果,对未预见的结果担心恐惧,焦躁。

没有恐惧,往往不会焦躁。比如动物园面对老虎的女性,和拦截动车的女老师。都淡定的“面对有可能的死亡”。

是因为她们看见的结果是:老虎不敢碰我,动车机组人员得听我的。虽然我们不知道她们判断的逻辑,但对结果的自信,让她们都可以“淡定的做选择”。

当然,鬼谷子纵横学里的看见是:基于客观事实和正确的逻辑做出的判断。

-----这个逻辑,必然不是泼妇的逻辑。

 

第三是遇到问题缺乏方法。

学习鬼谷子纵横学最不缺乏的就是方法,因为鬼谷子纵横学是少数解决了“找方法的方法”问题的学术之一。-----目前为止,我没发现其他思维体系解决了这个问题。

 

区分几点:

不接纳,困惑。其实是没方法。因为有了方法,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不存在“不接纳”这个东西了。同时也不会有困惑。

控制,背后的真实情况是恐惧,没有恐惧,就不会去控制什么。

迷茫,焦躁,实际上是没有立场。立场如果明确而坚定,就不存在迷茫和焦躁,这样的东西。


 

最后,如果说学习鬼谷子有什么心得,今天想到以上三个:

自己明确而坚定的立场

看人看事人明亮的眼睛

比以前淡定的内心状态

 

如果你开始学习鬼谷子纵横学,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传承祖师智慧,正本纵横谋略,帮助有梦想的人实现梦想!

如果你愿意,跟我一起,完成这个使命!

在这条路上,有你,有我,还有更多后来者,一起助力中华文明再灿烂五千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