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听一首歌。直到某天在微博上无意点开一个视频,熟悉的前奏一响起,就扛不住了——15岁时看过的这部日剧的所有回忆铺天盖地砸来。 视频如下:如果你也曾经是《东爱》迷,我劝你别点开。
这是2010年音乐人小田和正的圣诞音乐节目的现场演出,阵容堪称豪华 ——松隆子为他唱合音(又是一个装载我们满满回忆的日剧女神)。 你能相信这个依然有着清亮嗓音的男人,已经71岁了吗? 这首歌叫什么呢?就是那首没人能够忘记的《突如其来的爱情》。 当年如我在内的很多小屁孩一句日语不会,却能用拼音一字不差地把主题歌背下。
1991年,《东京爱情故事》在日本首播,随后席卷亚洲,成为日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95年,上海电视台播出配音版《东京爱情故事》,成为了刻在70、80后记忆里的一部经典。 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如此真诚、细腻地探讨了爱情关系。虽然只有短短的11集,却能持久而深刻地引起人们的共鸣。 01
《东京爱情故事》当时有多火?
《东爱》在富士电视台周一晚九点播出,这一时段播出的电视剧简称“月九”。 《东爱》播出期,全日本的白领女性下班后便回家追剧,万人空巷,简称“月九不出门”。 2010年,日本媒体举行“最想重温的月九剧BEST10票选”,《东爱》一举夺魁。 该剧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4。 百度的“东京爱情故事”贴吧里,至今还有近15万的帖子。
1995年该剧在上海首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追看,放现在妥妥是点击量过亿的“流量大剧”。
每年都有网友亲自跑到东京,把电视剧里的场景故地重游: 莉香和完治工作过的大楼、表白时的天桥、分手时的车站,统统成为了世界各地“东爱迷”的朝圣景点。
听了那首主题歌,顺手查了一下《东爱》的资料,把自己吓了个半死:
原来,这部几乎等同于我们青春的一部日剧,已经27岁了。 当年扮演赤名莉香的演员铃木保奈美,已经52岁了。 至今仍然记得,每一集电视剧的片头的每一帧画面: 东京的繁华,都市的节奏,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的脸,那个年代的风衣时尚; 尤其那个笑容起来有弯弯月牙眼睛的赤名莉香,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27年过去,《东京爱情故事》,依然闪闪发亮。没有一句油腻的台词,没有一处多余的情节。 你去看,网上多的是看了10遍、20遍、40遍的剧迷,没有一个不是说,天哪,时隔二十多年,本以为自己会受不了那个年代的审美,却依然在半夜对着屏幕哭到崩溃。 因为你本以为这部剧讲的是爱情,其实它讲的是人生。
因为这部剧短小精悍,却有深邃的爱情和人生观。 它讲出了世间男女,在爱情里的挣扎,在世俗里的磨练,在奋不顾身的勇敢之后,依然生活下去的故事。
不经历过一些人生的悲欢,不吃点苦头,你是看不懂这部剧的。
02
先来说说莉香。
所有忘不了《东爱》的人,首先放不下的是莉香。
赤名莉香啊,她这么明媚又勇敢,这么坦诚又自信,这么热情而毫无保留,这么倔强而让人心疼。 多年来,我时不时会想起莉香这个名字,这个独一无二的奇女子,这个似真如梦的存在,这个也许真的有,又也许只会活在我们心底的文学形象。
非要去找,金庸小说里的黄蓉和赵敏、《挪威的森林》中的绿子、《大话西游》里的紫霞……都隐约有赤名莉香的影子。
但赤名莉香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知乎上的高赞回答说:
“她什么都懂,却还那么天真。”
“见到她的笑容就足够了。如此美丽如此动人。”有人Po了一张莉香所有笑脸的拼图。
“喜欢她认真爱一个人时候的专注,喜欢她不计付出,不留后路的真情,我想这世界上像她一样美好纯洁的女孩子不多了吧。”
和菜头说过:
可这么完美的莉香,为何最后得不到幸福?为什么完治选择了里美?
追剧时,每次在永尾完治犹疑的时候,弹幕里都有网友大骂:
顺带踩上女二关口里美一脚:
特别正常。据说此剧当年在日本播出时,粉丝曾经扬言: 要是完治最后不和莉香在一起,就放火烧了电视台! 年轻的我也同样如此。每每看到莉香一遍遍呼唤着完治的名字,一次次忍着委屈,努力绽放笑容时,也为莉香不值,也恨完治的懦弱,也讨厌里美的心机。
可再过20多年重温此剧,突然理解了完治的选择,突然更懂得了莉香的笑容与悲伤。
03
也许是因为,莉香的爱太沉重了。
就像原著里说的那样:
有一种爱情是“赤名莉香”模式,用尽全力去付出,并引以为傲。 这种爱通常发生在高自尊、高智商的女子身上。遇见喜欢的男子,毫不矜持,大声告白,一句“我们做爱吧”,引起当时全亚洲保守观念的震动。 但她们又如此善于掩饰自己的脆弱: 永远保持灿烂的笑容,永远善解人意,无论自己喜欢的完治心里是不是还有别人,她都默默给与支持,从不把自己看作柔弱的一方。 而这也恰恰是她最大的软肋,全剧里,唯一让观众感觉她终于放下紧绷轻松自在的一刻,竟然是莉香最后和完治分手后在火车上痛哭的那一刻。
莉香啊,为何你不能揪住完治的衣角,为何你不能对他哭一哭,为何你不能像里美那样,紧紧抓住不让他走呢? 在爱情中,她说她只会这一种方式去爱人,她爱得深重,她过于自我,要强,但莉香说:
又也许,莉香和完治的成长速度不匹配。 莉香在国外长大,开朗奔放,地道的都市女孩,完治是从小城市来到大都市的普通人,无论在心智的成熟度、人格的完整度及事业的高度上,都无法跟当时的莉香匹配。
所以那时候的完治负担不起莉香的爱情。 里美依赖一个人会抱着他哭,莉香依赖一个人则只会灿烂地笑。 完治只是一个普通男人,要在女战士赤名莉香和柔弱的关口里美二者之间选择,结局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所以有人说,三年后的完治和莉香也许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因为真正让完治成长的女人,不是里美,而是莉香。
然而恋爱这种事,并不是全心全意对待对方就可以了。恋爱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学习的:
这都不是简单一句“我有真心”就能解决的。
就像《东爱》里已经有句台词说的:
知道莉香的爱太有压迫感,知道莉香违背了男女之爱的规律。 那我们又为什么依旧为莉香心痛呢? 这里面,有我们自己恋爱命运里的折射。 到这把岁数,多多少少,负了人,也被人负,回首再望,莉香的那张灿烂笑脸,难道不是我们的初心?难道不是我们心底最宝贵的那块真情?
这里面,可能也有自惭形秽。 其实大部分人所谓对莉香的“喜欢”,在真正的莉香面前,只是叶公好龙罢了。
绝大多数人,只有爱关口里美的能量。 现实生活中,无论男女,嘴上说着喜欢莉香们,最终都会选择里美们。 就像大多数富商会选拜金女而不选文艺女青年一样,因为给钱比给爱容易。
因为永尾完治才是我们中间的每一位啊。 他怎么会不爱莉香呢?总是微笑着叫着“丸子”的莉香,总是能干出色的莉香,总是深情对他的莉香,谁会不动容? 可他又这么地怕莉香,这么地自卑和怯弱。 一个乡下人,一个腼腆少年,面对莉香,就像面对东京这个充满活力又充满未知的大都市一样,内心深处都是不安全感。 面对里美,他就自如多了。 里美的世界他熟悉,里美的情绪他能掌控,他在那里得到了抚慰,得到了确定。 于是,在爱情和安全感之间,完治选择了安全感,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 尤其是成年之后,站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你才发现: 安全感才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爱》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它赞美了爱的勇敢,也宽容了爱的胆怯。它足够复杂,也表达出了人的复杂性。 无论是莉香、完治、里美、三上,没有一个人是坏的,每个人都在做出适合自己人生的选择罢了。 完治在原著里有句内心独白:
是莉香教会了他什么是爱情,但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终于懂得了爱情是什么以后,也永永远远地失去了莉香。 一部《东京爱情故事》,也可以是北京爱情故事、上海爱情故事、重庆爱情故事。它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 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邂逅了那个特定的人。 我们在为莉香和完治没有在一起所哭,也是在为自己那段如今看来无悔的青春而叹息。
今年,赤名莉香扮演者铃木保奈美同学52岁了。 27年前,她出演《东爱》时25岁,用最好的年华奉贤给了我们一幕经典的剧集; 27年后,我们依然平凡地活着,但是赤名莉香永远萦绕在我们心头。
最后引用知乎的一个问题答案来结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