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幅1000多年前的工笔画,请看下图 ↓ 有没有觉得很眼熟? 是不是很像百科全书里的插图? 哈哈哈,其实这是五代著名宫廷画家黄荃现今唯一存世的作品——《写生珍禽图》。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写生珍禽图》,五代,黄荃,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画家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动物,每一只都非常精细,栩栩如生,丝毫不亚于现在的百科全书里的插图! 这真的不是照相吗?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黄荃扎实的写实功力,萃花特意找了几张画中鸟雀与实际照片的对比图。 鹡鸰(jī líng): 大山雀: 白头黑鹎(bēi): 北红尾鸲(qú): 当然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麻雀 是不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此深厚的写实功力真是让萃花佩服不已啊! 黄荃是怎么画出来的? 其实,除了这些动作各异、生动活泼的鸟雀,画中的各色昆虫、一大一小两只龟也被刻画得非常细腻准确,画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黄筌13 岁时曾师从名家刁光胤学画,17岁就因擅画供奉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先主孟知祥即位后,授他为翰林待诏,司翰林图画院事。后蜀后主孟昶时,赐予金紫,加官衔为如京副使,供职西蜀画院,先后达40年之久。 黄 荃 期间黄荃采诸家之长补己之短,吸取山水画家李升,人物山水画家孙位之长,结果'全该六法,远过三师'。再加上长期不懈地细致观察与写生,渐渐掌握了完善的写实能力。 除此之外,黄荃还有独特的绘画技巧,他先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再赋以柔丽的颜色,层层敷染,线色相溶,几乎不见勾勒的墨迹,动物的形态自然也就生动逼真了~ 《珍禽图》局部放大,蝉:须爪毕现,双翅透明,鲜活如生 其实我只是一幅草稿图 当我们被黄荃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吸引住的时候,可能有细心的小伙伴就要问了,为什么黄荃要画这样24只动物呢?它们看上去也不像是有联系啊? 其实这并不是一幅真正意义上有主题的画,而只是一幅写生作品。画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意思是说“交给儿子黄居宝临摹练习”,所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黄荃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临摹用的一幅稿本,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草稿图! 《珍禽图》局部放大 虽然只是一幅稿本,但我们也可以借此了解到黄筌的作品到底有多精妙,也就可以想象出黄氏其它作品的巨大魅力啦! 黄筌因供奉于宫廷画院,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再加上精细的勾勒和柔丽的赋色,其画总呈现出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这一特色也深受当时皇家的喜爱,并逐渐成为院体花鸟画的典型风格。 以黄荃为代表的“黄家富贵”画派也成为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之一,影响后世百年! 撰写 排版 | xiao chen -你可能还想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