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份“儿科用药宝典”刷爆了扬州人的朋友圈,作者是扬州中医院儿科的陈朝医生,做儿科医生7年。可别只羡慕“人家的医生”,我们泰州四人医的儿科主任刘麒彦在儿科一线工作26年,昨天,他针对流感季就诊高峰,家长手足无措的情况,推出一份《儿童发热应对宝典》,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在家中观察,什么样的情况要立即去医院,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给家长们普及医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孩子的生病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这份用药宝典吧。 这样的情况无需就医 孩子感冒了,可能上午精神很好,下午或晚上就发烧了,但除了发烧以外,无其他症状,精神也可以,这种情况无需就医,在家测量体温高低,可减少到医院的交叉感染机会。 看体温判断是否就医 1、38.5摄氏度以下:小孩中、低烧,建议在家,不需要吃药,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或者吃一些中成药,且衣服不能穿太多(散开)、多喝水、多注意观察小孩精神情况; 2、39摄氏度左右:建议在家观察,但是需要吃退烧药,不主张让孩子硬撑; 3、39摄氏度以上:首选扑热息痛口服液。若是体温不下降的话,可以用布洛芬混悬液。一般一天不超过四次,可以4-6小时重复一次; 4、40摄氏度以下:可以在家吃药观察,但必须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以及有无出现其他症状; 5、40摄氏度以上:建议就医,而且发热有时可能会持续几天,观察孩子的精神以及有无咳嗽、呕吐等其他情况。 孩子高热如何应对 有时夜班会碰到多个因高热出现惊厥的孩子,固然喝水很重要,但是高热时喝水对于降温效果不大,帮助孩子散热却很关键,所以应该把孩子的衣服尽快脱掉一点,不要包得很紧,否则婴儿很容易因为包裹太多热度难退而引起惊厥。 这些情况必须及时就医 1、出现呕吐,吃多少吐多少(伴发烧); 2、嗜睡,孩子一整天昏昏沉沉,不哭不闹(伴发烧); 3、咳嗽伴气促(可能会并发肺炎),少咳可在家观察; 4、6个月到3岁间容易发生“高热惊厥”。若既往有惊厥病史的话,体温在38.5摄氏以上就要及时到院就医,因为体温在39摄氏度会发生抽筋的现象(不是所有小孩都会这样,大部分的小孩还是可以观察到39摄氏度的,甚至40摄氏度以下)。 流感多久会好 一般的感冒都会反复3-5天左右,若第1、2天发烧得厉害,达到39摄氏度,后面两天会慢慢下来,降至38摄氏度左右。 但是流感可能会高热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体温一直都在39摄氏度左右,体温没下来(第三天第四天),甚至体温越来越高,尤其孩子精神差的时候则需到医院就医,有可能伴发着其他疾病。 流感本身是一个自愈性疾病,治疗主要依靠人体自身抵抗力,目前1岁以上的孩子早期使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可以缩短病程。但在抵抗力下降后,情况会发生变化,就不再是单纯的流感,后期会被其他细菌感染,基本上需要抗生素的应用。烧了三四天以上还是如此反复,到医院就诊后可以合理使用抗生素。第三天以后还是高烧容易出现其他疾病例如肺炎、心肌炎、肌炎等。 就病毒感染而言,大量喝水并不能缩短病程,但是在出现高热的情况下,需喝水补充由于高热丧失的水分,同时建议在水里放一些维生素C片,可能会有部分的作用。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提前预防接种流感疫苗。 专家名片刘麒彦的初衷:流感爆发,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爆棚,多数小患者都有发烧症状,我看到在就诊的人群中,不少家长觉得孩子有一点发烧症状就往医院跑,还有的一天要跑好几次医院,而眼下又是就诊高峰,经常要排一两个小时才能看到医生,大人们心急,医院就诊人数又居高不下,怎么样来缓解这种状况?一方面我们医生加班加点,另一方面我觉得有必要做一点科普,指导家长科学应对孩子感冒发烧的情况,因此我根据门急诊的情况和多年的从业经验,写了这样一份应对的手册,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示。记者 柳叶 通讯员 陈姝 文/图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