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琼剧《春草闯堂》观赏

 老鄧子 2018-01-17

教她谢谢我春草 来自琼韵网 02:29

(演唱:王小蓉)



1

春草情感的再释放


继《闯堂》之后,又生出《闹轿》一场好戏。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让春草的情感在再释放中,获得了真是而细腻的揭示。


“知府无能偏寻源,女婢饶舌心不安。”在通往李相府的路上,春草的内在情感,虽然不像在公堂上那样热烈、激昂,但即其心理变化来说,却又是微妙而复杂的。开始春草随着胡知府,一边慢慢的走走停停,一边苦苦的左思右想,以求再得一计,混过此关。可是搜尽了枯肠,仍一无所获,春草索性盘地而坐,一味故作拖延。在与胡知府周旋中,一个“蒙”字,使得春草顿开茅塞,计上心来,欣然答应了胡知府的请求,坐轿直往李相府前去……春草路思的三个层次,是她情感的三股细流,分别汇入了剧作家所开掘的渠道,流向平稳,涓涓而去,直通观众情感的深处。


饰演春草的青年演员王小蓉,在处理春草情感的再释放时,颇见一番功夫。由于她找到了内在情感相对应的外部形体动作,因而整场戏演来得心应手,妙趣横生。例如,王小蓉在上场后,时而踏步不前,时而跬步以度,时而反搓手巾,比较准确细腻地表达了春草苦思良策的复杂心情。又如,在表演春草忽生心机,转忧为喜时,继一个漂亮的手巾旋转之后,又配以甩巾、盖脸、咬巾等一连贯的形体动作,把春草的喜悦心情,揭示得何等淋漓尽致,我们仿佛从春草情感的再释放中,听到了咚咚声响,看到了点点浪花。


2

李半月的三挪单凳


李半月春游太华山,与薛玫庭结下了一面之缘。每当闺中回味,淡淡的春愁仿佛依依垂柳,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缥缈闺思。是日,正当她独坐堂前,凭琴聊慰年华的时候,婢女春草阻刑归来,将薛玫庭因仗义而蒙难一事,原原本本当面相告。这个意外的消息,犹如于李半月的心底,投下了一块石头,荡起了阵阵涟漪。她钦佩薛公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行为,但更多的是为他生死未卜的命运而担忧,于是她有嗔怪起春草,怎不想个办法,济薛公子之难。春草顺其话题,言说她迫不得已,于公堂上出面阻刑,李半月这才松了一口气,并趋身坐在单凳上,听春草诉其阻刑的经过……


这样的一段戏,在戏曲舞台上,是常见的戏剧情节,如果演员不动用脑筋,只做一般化的表演,戏自然显得平平,吸引不了观众。饰演李半月的王英蓉,毕竟深谙艺术三味,在处理这段戏时,独具匠心,很见功力。最精彩的当听了春草在公堂上说的三句假话,她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连三次将坐着的单凳向前挪了挪。这个“三挪单凳”的连贯动作,显然不是演员自发产生的反应,也不是外部形式的简单重复,而是从角色的性格逻辑出发,创造性地为人物的心理情感找到鲜明准去的外部动作表现形式,完成了对李半月这一人物的性格、习惯、心理的刻画,因而显得“戏”足,耐看,情趣盎然,可谓妙矣!



3

夹缝间的一只螃蟹


《春草闯堂》写了个胡进,很善于左逢右迎,阿谀奉承,可谓封建官场之老手。他的面目可憎又可怜,说得形象一些,是夹在石缝间的一只螃蟹。


在剧中,胡进亲自审理薛玫庭打死吴独一案,他一上来便唱道:“今日此案不是轻,尚书门第有威名;步上公堂心盘算,审理此案须费精神。”这是他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只要自己能爬得上去,案可以审得不公,但尚书门第是决不可得罪的。果然,当诰命夫人临堂咆哮,他便慑气威,自甘助纣为虐,欲将薛玫庭立毙杖下。谁知偏在此时,杀出了春草,直闯公堂。出面阻刑,并随机应变,冒认薛玫庭为李府姑爷。这无异于沉雷乍起,吓得胡进目瞪口呆,冷汗涔涔。“两座大山同压顶,小小知府悲无能,左思右想心都惊。左偏有袒都误前程。”彼此争持的两股势力,把胡进这只爬行动物,像螃蟹似的挤到了夹缝里,苦苦不能自拔,其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剧本写好了人物,为演员的二度创造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但是,好戏终究要好演员才能演好,饰演胡进的梁家樑,无疑是演出了水平的。他始终把握住了胡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犹如剥笋一样,一层层地披露; 胡进丑恶的嘴脸,可悲的内心世界。他一忽而站在公案上,吓得脸色如土,汗流浃背;一忽儿踱着丑步,权衡两家的利害;一忽儿亦步亦趋,围着春草和杨夫人团团转……所以这些,把胡进这只夹缝间的螃蟹演活了,真绝!


相关推荐


1、《春草闯堂·教她谢谢我春草》唱段

2、琼剧《春草闯堂》【王英蓉 王小蓉 梁家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