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击死亡

 汐钰文艺范 2018-01-17

  别人下水,为了救人,他们下水,多半只是捞尸。

  因为那是黄河。

  最热的七月,一个高二女孩想去省城看看大学的模样,回家前去了黄河滩玩,掉进了深水区。这支水上救援队的队员五人,在现场打捞五个小时后,一无所获,默默钻出水面。

  队长对家属说,天热,别在岸边守着了,三天后,她能出来就出来了。

  同一个地方,几天前,一个十八岁男孩落水,打捞三天无果,男孩父母哭喊着来回走,直至双双中暑倒下。两天后,男孩的遗体在二十公里外浮出水面。

  黄河,面善性恶,这支民间义务救援队成立十二年,经历了447次打捞,这位高二女孩,是他们遇到的第330名溺亡者。

  当地人都知道:掉进黄河,很难救活,死到黄河,很难找到。救援队在其他水域行动,成功率达70%,而在黄河只有20%。

  父母们哭诉、跪求、癫狂,他们只能默默地听,任何安慰都是多余的。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与救援队员联系了一年多,才渐渐接受这个事实。

  同样时常要目击死亡的,是医者。有位医生,在一家二甲地方医院肿瘤科工作。

  这里的病人大多已在北京、上海的大医院转过一圈,濒临生命边缘,只好回家乡医院做支持治疗,就是尽力让病人获得最后的生存质量,以及平静安然的死亡质量,让患者更有尊严更少痛苦地离开。

  每位患者去世,这位医生都会尽可能地去参加葬礼,家属们看到医生带着花圈过来,那种意外的、感激的眼神,也让医生得到内心慰藉。

  送走逝者,他还有个习惯,征得家属同意,到其生前的房间,独自待上一会儿。临终阶段的近距离接触,仿佛人和人之间有某种特殊关系,他总是很想看看他们从前居住过的地方,揣摩曾经鲜活的生命状态。

  “我已尽力,但对不起,我没能救你的命。”这是在逝者房间里,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同样也是水上救援队员对家属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目睹太多的死亡和哀痛,这样的日常工作,会不会影响健康?他们自有答案。

  一位水上救援队员说:“我生在黄河边,小时候特调皮,应该已经淹死过很多次了,我还活着,是命运的眷顾,我是在报答命运。”

  医生说:“服务于人生这一重要环节,是高尚的工作。我热爱,就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