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至,当消费升级已经成为车市的共识时,如何以超预期满足消费者需求开拓细分市场,将成为2018年各大车企在车市持续微增长大势下突围的关键。因此,2018年将可能影响细分市场格局的新车,无不是能够与竞品产生足够差异化,完成竞品没有做到的,却是细分市场切实需要的车型。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辰巳 ▎小型车:全新Polo在细分市场的优势能否进一步扩大? 在合资小型车市场里,Polo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场口碑都是领头羊的存在,2017年月销近15,000辆的水平较飞度高出50%。虽然小型车市场并不是市场的主驱动力,但其仍然拥有相当的年轻消费群体,并且承担着为品牌进行基础客户培育的功能。 而全新Polo在法兰克福车展的发布让其与竞品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放大。全新Polo将基于MQB平台打造,这让它在动力、配置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首先,全新Polo的轴距增加了94mm,而在车展的展车上,自适应巡航、全液晶仪表盘、8英寸中控触摸屏、座椅加热、LED大灯等在同级别车型中鲜见的配置都有所配备。 此前,上汽大众已经针对全新Polo的生产相关设备进行招标,预计将会在年内投产。如果海外版车型的高配置能够在国产中高配车型进行合理配备,同时价格上维持现状,那么这种全方位的提升无疑将会对竞品进行深度打击。而当有相当的年轻消费者对于后排空间不那么关注时,全新Polo的时尚、科技将会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小型SUV:大众T-Cross与丰田C-HR/奕泽正式加入战局 没有新品的拉动,小型SUV在2017年遭遇了滑铁卢,这让众多车企开始反思小型SUV的消费群体到底是谁?如果是此前一直规划的年轻消费者,那么如何才能通过产品力、营销的体现与这群潜在消费者产生共鸣? 目前合资小型SUV市场被本田的缤智与XR-V牢牢把持,两者在空间、动力、配置、价格上的均衡表现是细分市场消费青睐的主要原因。但是放眼竞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冲击的车型仍然较为缺乏。进入2018年,大众和丰田两大巨头的加入,将会给细分市场带来新的生机。 大众T-Cross预计将在2018年落户上汽大众,同样基于MQB平台打造,并且具备强烈的跨界风格。另一方面,由于另一款SUV T-Roc在国内将会拉长定位于紧凑型SUV,因此T-Cross将会更加专注于10-14万元的入门市场,对于一批以性价比吸引客户的小型SUV而言,一款悬挂VW标识的同价位小型SUV都是巨大的威胁。 相比而言,丰田C-HR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2018年,南北丰田将会各自投产同宗同源的C-HR和奕泽。一方面,这将是丰田首次在国内投产TNGA的SUV,另一方面,对于仅有汉兰达一款7座中型SUV的广汽丰田而言,C-HR所具备的不只是小型SUV的市场作用,甚至要承担部分主流SUV的市场开拓。 从全新凯美瑞的上市来看,TNGA平台所赋予的有关设计、驾控方面的特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在此基础上,C-HR/奕泽能够带给细分市场消费者多少冲击,赋予年轻消费者多少个性,是其能否打破本田双车把持细分市场的关键。 大众和丰田进入小型SUV市场,对细分市场来说是“久旱逢甘霖”,一个用更全的产品布局实现市场细分,一个用更具冲击力的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目光,小型SUV市场在2018年可能将迎来新一波格局变化。 ▎紧凑型车:全新奔驰A级能否复制C级和E级的套路? 奥迪A3目前月销超过7,000辆,宝马1系也有超过4,000辆的销量水平,但是对于需要承担覆盖更广大消费群体的豪华品牌紧凑型车而言,产品竞争力、终端价格体系重塑等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曾经分别于豪华中型车和豪华中大型车完成这一任务的奔驰,这次想用全新A级的国产再次实现复制。试想在最便宜悬挂三叉星徽的车型上,却能享受到和奔驰S级相近的双屏内饰风格,对于20多万元的消费者而言诱惑力有多大?这样正是这一代奔驰C级和奔驰E级成功的关键。 同样不可忽视的还有价格的制定。无论是奥迪A3还是宝马1系,在终端市场都有不小的优惠,尤其是宝马1系上市后价格曾饱受争议,也造成了如今终端市场价格体系混乱的局面。而奔驰A级能否通过一个合理的价格,以自身的高产品力作为支撑,像C级和E级一样长时间保持终端价格的稳定,决定了奔驰A级是否也可以树立细分市场的标杆。 奥迪A3一直默默布局,宝马1系难言成功,剩下就看奔驰A级能否以大幅超越竞品的消费者认可度,实现对于豪华品牌入门市场的又一次开拓。 ▎紧凑型SUV:宝骏530向上,哈弗H4向下 自主品牌在紧凑型SUV市场争夺的激烈程度,单看近百款车型的数量就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强势品牌的新增布局就显得格外重要,既要与现有热销产品产生足够的区隔度,又要充分满足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而宝骏和哈弗两大品牌在2018年的布局就是两种不同思路的体现。 宝骏530是在宝骏510持续热销的基础上,继续以同样设计理念,打造一辆尺寸更大、产品力更强、品质更高的车型,继续放大宝骏已经积累的年轻化效应。4,655mm的车长和2,750mm的轴距在紧凑型SUV中颇具优势,继承自宝骏510又有所突破的“平行动态设计”同样很讨年轻人的喜欢。1.5T和1.8L的发动机及可能主推自动挡车型,依照目前的产品布局和定义,宝骏530高配车型很有可能会超过10万元。 宝骏的品牌上升一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次宝骏530的推出,就是要满足消费和品牌双重升级趋势。而哈弗H4则是对哈弗H6所处市场的进一步向下细分,同样瞄准10万元附近消费者,同样是品牌内最新设计风格,哈弗H4入局后,哈弗在8-15万元之间形成H2、H4、H6、M6的SUV市场格局。除了定位稍低的哈弗M6外,其余三款“H”字头的SUV将以阶梯的形式共同覆盖自主品牌主流SUV消费人群。 对于哈弗来说,10-15万元区间是其生命线所在,在H6和H2已经出现销量天花板之时,继续细密布局是哈弗必须要做的事情,宁愿出现少许高低产品的冲突,也不能放过任何可能的市场空白。而哈弗H4就是瞄准看重哈弗全新设计风格与品质,又觉得全新H6尺寸过大的群体。 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虽然两款车型风格上的不同让两者并一定会成为直接的竞品,但是各自拥有强大产品背书的产品布局,对于细分市场其它车型来说,却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中型车:雅阁和Arteon能否再搅弄风云? 提到国内的中型车市场,雅阁是不能不提的。1992年进口至国内,1998年开始国产,一段时间之内是日系中型车的绝对代表车型。而CC顶着“最美大众车型”之名出世,开创了国内中型四门轿车车型的先河,尤其是四门无框玻璃的设计,在当年收获了不少的拥趸。 进入2017年,情况发生了些许变化。雅阁虽然月均仍有超过12,000辆的销量,但是超过80%销量来自于指导价20万元以下的2.0L车型,市场地位已大不如前。而CC今年销量同比下滑24%,就是平台老旧、产品力落后的真实反映。 2018年,全新雅阁将会在国内正式上市,新车和“商务”几乎彻底撇清了关系,和思域一样采用了近似轿跑的线条设计。但也许是因为考虑到国内的实际销售情况,目前国产全新雅阁仅有1.5T动力版本,而海外的2.0T+10AT级混合动力版本均没有出现在国产全新雅阁的申报中。而1.w5T车型也将拥有177马力和194马力两种调校。 不可否认,即使是2.0T车型引w入国内生产,未来雅阁的主销车型也一定是1.5T版本,但只引入1.5T车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广汽本田对于雅阁当下的预期。中型车使用1.5T这样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w算不上什么“离经叛道”的事了,此时雅阁用1.5T替换2.0L和2.4L车型,消费者的认可度会更高。 而海外版Arteon将会取代CC,成为一汽-大众全w新旗舰轿车,预计将于今年8月上市。 现款CC由于仍然是基于PQ46平台方式打造,在同平台迈腾已经经历两次换代后,CC仍然停留在几乎10年的平台上w。因此,此次Arteon的换w代是一次相当彻底的换代。在大众看来,Arteon是一辆GT车型,B柱w之后下w滑w的车顶线条与腰线形成了优美的掀背造型,不仅动感十足,还给后备厢的储物能力带来了w福利ww。CC标志性的无框车门当然也得到了保留。 在海外版车型上,Arteon配备了和高尔夫R一样的动力总成,这让Arteon的海外售价非常“感人”。德国市场上,Arteon的起售价为35,325欧元(27.67万元人民币),这比奔驰C级和宝马3系的起售价还要高。当来到国内后,考虑到实际情况,Arteon预计将会配备和迈腾一样的动力总成,因此就产品本身而言,悬念似乎就剩下两个:Arteon会起一个怎样的中文名,Arteon国产后究竟会给出怎样的价格? 2018年的全新雅阁和Arteon,加上去年发布的全新凯美瑞、全新君威等车型,合资中型车市场再次迎来“百家争鸣”。在中型车市场中,年轻、时尚、运动正在成为关键词,如同从QQ到微信再回到QQ的轮回一样,当下的年轻人同样愿意选择一辆充满个性的中型车。这将成为2018年中型车市场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点。 ▎中型SUV:BBA再斗法,加长是否成为细分市场主流? 豪华品牌中型SUV市场里一直都是Q5和GLC的天下,两者月均有着9,000-10,000辆的表现,身后的竞品最多也仅有月销5,000余辆的水平。细分市场的竞争不充分,产品选择面窄一直影响着豪华品牌中型SUV份额扩大。 而这一现象在2018年预计将得到极大缓解。2017年底上市的XC60已经打响了第一枪,而2018年BBA陆续都将更新自家车型。全新一代Q5L预计会在年中上市,轴距将比海外版增加88mm,成为第一个轴距跨过2,900mm的豪华品牌中型SUV。而GLC虽然并非换代车型,但今年的改款车型预计也将会采用加长策略。今年即将国产的宝马X3此前也曾一度要进行加长,但最终由于某些原因,国产车型将延续海外版的车身尺寸。 在豪华品牌国产轿车已经清一色实现了轴距加长后,在中型SUV领域也隐隐显出这一趋势。尤其是当细分市场领头羊Q5和GLC率先挑起“加长战”后,如果可以获得细分市场消费者较好的反响,其它竞品势必将会跟进。 现在的问题在于,除了Q5和GLC之外的竞品,或刚发布没多久,或还正处于生命周期中段,如果想要应对这场加长战,均要等到下一代产品。因此,2018年国内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中型SUV加长的偏好,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各家下一代产品的规划。 ▎中大型车:全新奥迪A6将不会在2018年来到国内? 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这三款车型占据中大型车市场约90%的份额,而当奔驰E级率先换代树立细分市场价格标杆,宝马5系跟进同样以全新价格体系实现预期销量时,奥迪A6L的价位区间与前两者已经不在同一区间了。 尽管A6L仍然保持着细分市场销量冠军,但这种以价换量相信不是奥迪愿意看到的。全新车型的到来迫在眉睫。 全新一代A6预计将于今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正式发布,此前已经在全新A8上亮相的L3自动驾驶系统预计也将会装配在全新一代A6上,同时更加激进与凌厉的设计风格也让奥迪A6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不过另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是,根据奥迪的规划,2018年现款国产A6L将会发布年代改款车型,这也意味着全新一代A6的国产加长版车型不会在2018年于国内消费者见面。这对于已经垂垂老矣的现款A6L来说并不算好事,在终端优惠已经如此大的前提下,A6L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但是事实上,现款A6L的价位区间已经快和小一级别的车型接壤,这个时间持续得越长,对于全新一代A6国产车型的定价越不利。 也许奔驰和宝马对于细分市场的销量很在意,但是他们更加在意的是良好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现款E级和5系在终端市场相对稳定的售价,相比多出那一点销量也许更加重要。 ▎中大型SUV:昂科雷能否和途昂分食市场份额? 2016年有两款合资车型堪称是最赚钱的,一款是GL8,另一款就是途昂。作为上汽大众的旗舰SUV,途昂做到了自家旗舰轿车所没能完成的任务。不仅月均销量超过8,000辆,更是将主流合资品牌的价格上限提升到了40万级别,并且上市初期加价的凶猛也侧面反映出市场的追捧。 途昂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中大型SUV细分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可挖,那些品牌价值相当,也有相应产品可以投放的车企,不应当放过这个销量、利润、品牌三赢的细分市场。 昂科雷就是其中一员。去年4月,全新一代昂科雷正式首发,同时昂科雷的Avenir车型将于今年以进口形式引入国内销售。对于别克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放过的品牌向上的机会。GL8 Avenir的良好表现为Avenir子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基础,其后君越Avenir的上市进一步扩大别克在高端豪华与专属定制的影响力,这种提升是拉高品牌形象、在品牌和服务打造消费者声誉的举措。 而昂科雷选择率先引进Avenir车型,也是为了拔高自身形象,体现出对于高端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和品牌豪华度的提升。与途昂不同的是,昂科雷Avenir采用2+2+3的布局,凸显对于第二排乘客的照顾。而海外版车型搭载2.0T和3.6L发动机,毫无疑问2.0T+9AT将会成为未来进入国内销售的主力。 不过,我们其实更加期待上汽通用能够将昂科雷早日国产,毕竟这才是扩大在中大型SUV市场份额的唯一途径。途昂已经证明了非豪华品牌有能力通过旗舰SUV完成品牌的上升,而别克在中型车高配车型上的高认可度、Avenir子品牌理念得到高端消费者接受的前提下,更加应当有能力开拓中大型SUV市场。也许,今年昂科雷Avenir的进口只是一次试水,其国产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