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易经中的自然与人

 林小霖 2018-01-17

《易经》是早期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思想哲学的源头,被称为群经之首。它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间接塑造了中国人与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一言一行。它可谓无所不包,大到宇宙空间,小到万物之细微,都可以用它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存在、演化、发展、完结、再生都蕴含于自然之中,那么自然究竟是什么,在它当中蕴含着怎样的规律呢?而以我们人的视角来看,我们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人有是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呢?易经能让我们豁然开朗,更能让我们得其所。

一、 自然

对于自然的概念,东方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的思维模式是以人为中心将主观与客观分离,这种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独立起来,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自然是被认识的客体,这种狭义的自然观已成为现今人对自然的主流认识。而东方的自然观认为包括人、人类社会乃至人的思维领域在内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世间万物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周易·系辞下》中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种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把人包括于自然之中。《老子》中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域中”就是指自然。      

正是自然观的差异才导致了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文化标志、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而易经就是东方自然观的起源,它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 

自然是由哪些部分构成,各部分又有怎样的关系,是自然观的根本问题之一。《周易》与《老子》都给出回答,两种说法相近,又有密切联系。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定大业。”出自《周易·系辞上》。这里的“太极”指宇宙的本体,老子称之为“道”,它包含世间万物,也决定着世间万物的演化与发展。“两仪”指的是阴、阳,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四象”指老阳、少阳、老阴、少阴,可理解为初夏秋冬。八卦是有四象组合变化衍生出来的八种符号,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环境因素。八卦再排列组合变化则能描绘自然界的复杂现象与关系,对于人来说,则出现利害祸福,人们依据利害祸福,可以趋利避害,这也是用卦象来算命的原理。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天、地、人、道是构成自然界的四个层次。其中天、地、人为实,道为虚,虚实共同构成了自然界。天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用阳光与风雨滋养大地与人;地包括山河湖海、土石水火,是万物生长演化之依托;人与物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禀受阳光、雨露、空气的滋养,之间又互相作用,从而变化繁衍;道则是维系着整个自然界的运行,包含了世间万物之间的联系,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表达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孔子表达为:“易之义,唯阴与阳。”这是古代先贤对道与阴阳关系的等价诠释。道即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存在、生长、变化、消亡的根源。而道本身是无形的,《周易·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就是说道是无形的,是超越有形的物的,任何有形有限的事物都是道的载体和产物。万物负阴抱阳,阴阳是可以在万物中找到、看到甚至摸到的,所以阴阳是“有形”的,道不是阴阳,是超越阴阳的,是阴阳存在的根据,是阴阳对立而又相融一体的道理。

阴阳是一个整体,阴与阳相互交融、依存,舍阴无阳,舍阳无阴。太极由阴阳组合而成。从太极图的“阴阳鱼”中可以看到,阴阳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交融、相互转化、相互协调,是为一体。

一阴一阳中蕴含着事物存在的规律。

阴阳是万事万物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贯穿于时间与空间、有形与无形、主观与客观等的多维世界。如昼夜、生死、天地、男女、阳刚与阴柔、理性与感性、竞争与合作等等。

《朱子语类》中有“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本只有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太极,各自的太极是同一个太极,它是禀受于万事万物这个整体的一个太极。而万物又具备着不同的表象,那么它们为什么具有一个完整的太极呢?这是因为,太极为众理之全,理无不同,气则万殊,而气之不同却在于理,就表象而言,物具有何种气,决定这种气的理就可占得上风,就可显现出来,而就其本源来说,万物还是同于一理,所以其所禀受就不可不说是俱全的太极。万事万物都具有同一个太极,所以整个自然的太极才是平衡的。

一阴一阳中蕴含着事物变化的规律。

宇宙中没有绝对的静止,它是广袤的、无定性的、永恒变化的。而宇宙中的变化是遵循某种规律的,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循环不已,永不终止。《易经》就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之道。

万物的变化就是由阴阳的互相作用形成的,阴多一点或阳多一点,事物的发展就会完全不同。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源于它们阴阳属性的差异。现在西方的社会一直是多阳少阴,理性知识超过直觉智慧,竞争超过合作,利用超过保护,所以才会形成西方文化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扩张、竞争与索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种阴性文化,它注重人的存在和生存问题,对个人比较忽略,重集体轻个人,所以才有中国的“和”文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维观念。

三、 天人合一 

《易经》是从整体上描述和把握自然的,把自然视为一个有序

的整体。自然界的事物在演进的过程中不是一切有固定的方向,有明确的目的,而是无固定方向,无明确目的,是自生、自流、自化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所以老子有云:“天道无为”。天道施恩惠于万生万物,而无选择的性质;天道施恩于众生,而不图回报;天道所作所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道博大,气象万千,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自然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

做到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人和于天,而不是天和与人。人活在天地间,就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如果一味地与自然抗争,违反自然的规律,那么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方以人为中心思想指导,强调人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以万物为人所用,无偿地向自然索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就是说真正的圣贤,其德行是与天地一样的,其明德与阴德是与日月一样的,其为人行事是顺应时序的。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要顺应自然规律,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儿子。

另一方面,《易经》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互相融合、互相消长、互相转化,和谐共处。《易传·系辞》有云:“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在易卦中如果阴与阳相亲相应、刚柔相济,多为吉占。反之,阳刚过燥,阴柔无主,则凶多吉少。所以,要合于自然就要把握事物的阴阳二气,调节好阴阳平衡。《易经》所倡导的就是阴阳平衡,反对阴阳失调。这种平衡就体现在矛盾中求和谐,就要求同存异,在不同的力量之间达到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而和谐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天地人共处的理想状态,即达到了天人合一。

易经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广义的自然观正确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人类指明了前进的方法。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和理解上,阴阳平衡的和谐思维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而且对于处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时代的当代人依然具有借鉴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