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旧影之二

 网罗天津卫 2018-01-17

近代中国看天津,究竟该看些什么?除了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以及接收天津时所创立的警察制度,以及清末新政所在天津首施行并由此推及全国外,更主要的近代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和天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津教案,不必说,不但先后两任大员来津处理对外交涉,最终依然令人创痛。近代以来与日本、朝鲜之谈判,很多时候也都是在天津进行的。此后,各国相继在天津开设租界,先后达九国之多,也创下了一个记录。尽管租界给我们近代天津带来了难以诉说的痛,但至今很多租界建筑,已经成了历史的见证和旧迹,尽管非我所愿,但历史毕竟是真实存在的,或许正因为有了这样惨痛的历史,才会让我们牢记,国之衰弱,必至挨打!似乎从逻辑上曾经说过有些不通,但历史一再证明,这似乎又是一个真理。1937年之前,各国列强在天津的势力已经远非昔日之纵横交错,美租界开设不久便并入英租界,而德租界、奥租界、俄租界则在一战后,随着德奥战败以及苏联的建立,也先后被收获,比租界也在条约期满后废除。因此,到了1930年代,在津存在的租界实际上只有日租界、英租界、法租界、意租界,一直到日本全面侵华后,日本占领天津,其他三个租界依然继续存在,只不过此时日本已经占据主导地位,1939年发生了日军封锁英法租界的事件,使得英国在津势力大受打击,1940年8月,天津的英国驻军撤离,其侨民也几乎都撤退回国。1942、43年日军当局还进行了一场所谓归还中国租界的闹剧,结果日、英、法租界和意租界也相继被所谓的汪伪政府所收回。而实际上却仍未日本所控制。日据时期,天津不仅经济深受打击,而且文化也饱受摧残,大约1920年代之前所出现的繁荣景象逐渐消失。不过,历史毕竟是这样的走过的,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那都是一个历程,我们都要正视,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面向未来!

白河之上繁忙的货船,似乎也显示着昔日天津之繁华。远处的桥即为日本桥!

位于日租界中心的大和公园,成了当时日侨休闲散步的主要场所。大和公园始建于1904年,1909年举行盛大的开园式,之所以命名为“大和公园”,乃是因为日本古代被称为“大和国”,而日本民族则为大和民族,这样的命名,具有浓厚的日本色彩,自然也是为了显示日本在津的存在,毕竟在此时,日本之在津势力,还远比不上英法诸国。最初园内种有树木、花草等植物,后来陆续建成天津神社、凉亭、喷水池、北清战役纪念碑、音乐堂、儿童运动场等,使得逐渐成为一个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尽管当年天津还有英租界的维多利亚花园、法国公园、俄国花园、德国花园等,根据日侨的回忆录,也有不少日侨喜欢到法租界购物游玩,以及到维多利亚花园游玩,但随着日英关系的紧张,以及日本实行战时统制政策,很多日侨便只能在大和公园散步游玩。正如1913年的《天津案内》所介绍“夏日夜晚散步于园内,凭依座椅,喷水高可射星,飞沫随风而散,凉味可掬。”1926年的《天津租界与特区》则更是称其为“津埠各公园之冠”。更何况后来体育设施大举进入和天津神社的建设,更是成为日租界之活动中心。后来春季运动会也经常在公园内举行,更是热闹非凡。很多日侨在战后回忆起天津的生活,也都说“对于我们战前在天津居住的日本人来说,印象深刻的还是大河公园”。

 

大和公园位于原宫岛街(今鞍山道)和花园街(今山东路)的交口,曾名为日本花园,1942年日租界名义上归还中国,改为兴亚第一区,公园也随之改名为兴亚第一区公园、日本战败后,中国政府又将其改为“胜利公园”。1949年解放后,进行整修并拆除了天津神社和碑石,改为天津少年宫,1953年更名为八一公园。1959年拆除公园,建成八一礼堂等。如今,已经很难能够寻找到昔日之踪迹,但据说当年神社旁的办公室还有遗留,可惜我并没有亲自调查。

天津街区展望,这是从日租界的中原公司屋顶眺望所看到的风景。左边有电车通行的街道为日租界的中心街区旭街,即现在的和平路。如今和平路的风景,早已不见旧日踪迹,尽管还有个别老建筑夹杂其间,可是毕竟时代已然变化,我们追思以往,也只能感慨万千!

左上小图为位于大和公园内的天津神社,建成于1920年,内供奉天照大神及明治天皇的灵位,每年春秋举行祭祀,在津之日本军政要人均要参加,极为隆重。新年时候,日侨也都会穿上礼服参拜神社。从照片可见,一些日本军人正要步入神社进行参观或惨败。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大图则是日租界最为繁华和中心街区旭街,即今日之和平路。如今的和平路贯彻昔日之日法租界,并通往中国街区,乃是当时天津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当年旭街两旁店铺林立,不仅有日人之商店,中国人之商店也是随处可见。根据1936年的统计,居住在旭街的中国人为5607人,而日本人则为526人,合计超过6000人,约占全部日租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可见,旭街之繁华和地位之重要。从照片看,中原公司为该街道之最高建筑,也是日租界之标志性的商场,而路上既有胶皮在跑,也有骑自行车者,远处则有汽车停放,中间的电车道虽然未有电车行驶,但基本上能够将当时的路面交通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出来。

英租界的维多利亚花园,内有欧洲大战战死者纪念碑,远处的则是英租界工部局之戈登堂。维多利亚花园位于原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与咪哆士道交口,也即现在的解放北路和泰安道交口。该公园建成于1887年,与利顺德饭店仅一路之隔,而北侧的戈登堂则建成于1890年,是具有欧洲古典风格的城堡式建筑。故也称“戈登花园”。1942年因花园南侧的咪哆士道改为南楼街,故又称“南楼花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中正公园”,1949年天津解放后称为“解放北园”。该园占地18.5亩,三面临路,与北面之租界工部局大楼融为一体,充满英国古典情调。公园中心建有大小两座仿古六角亭。当时不仅是英侨休闲娱乐之所,也是其他外侨喜来之地。纪念碑则是利顺德饭店董事长威廉·海维林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国士兵,天津解放后拆除。这座公园至今犹存,且格局未有大的变化。记得上学期间,曾经多次游玩过,后来有过整修,但很久没有去了。先前的戈登堂因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受损严重,于1981年拆除后新建市政府办公楼。现在则又拆除政府办公楼,要重建昔日之戈登堂之样式,不知是何意义?历史之变幻莫端,还真是令人无法想象!

法租界的大法国路,现为解放北路。从照片可见,该路真是繁华,而且颇有情趣,还有不知是什么树栽于路旁。打伞之行走女士,路旁所停之汽车,还有正在奔跑的胶皮车,颇是一幅街区风景画!

出嫁之队伍,天津地方一向以婚丧嫁娶之奢华著称,从照片也颇能看出这一风俗。

该图也是出嫁之队伍,新娘之坐轿装饰的颇为豪华,应该为一大户人家之出嫁女儿也!

塘沽附近的长芦盐田风景。盐田风景我至今没有见过,不知现在是否还是如此之风景?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12-12-19 10:11    阅读(89)评论(22)
上一篇: 会友忆昔时 下一篇:师友赠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