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低温引发了冻害等内部损伤,另一方面,风雪的侵袭也直接导致了一些苗木出现严重的折枝、断干、倒伏等机械损伤。例如,最近一些苗圃就有不少树龄较长的苗木被大雪压倒或压塌,树龄较小的苗木更被连根拔起。 如何降低城市绿化苗木在这方面所遭受的损失? 看完下面这些调查分析,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树种在极端降雪条件下表现出的抗雪压能力是不同的。 相关研究表明,在城市极端降雪灾害中,灌木树种的抗雪压能力明显强于乔木树种,针叶树种的雪害损伤小于阔叶树种,落叶树种的雪害损伤小于常绿树种。 1、灌木&乔木 由于灌木比较低矮,且在管理过程中重视修枝整形,其上积雪重量被平均分配,降低了重心高度,相同的雪量承压面积更大,抗雪压性更强;而乔木大多枝条分布密度较大,繁茂的枝叶承载了大量积雪且受重不均,因此出现断裂,还有一些树干较脆的树种如香樟,更是容易出现被拦腰折断的情况。 2、针叶树种&阔叶树种 比起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枝条相对较短且柔软,抗风性强;而且针叶比阔叶小很多,积雪量相对较少,积雪与叶片粘合力较小,很容易滑落,通常仅出现少量枝条折断、树冠压弯变形现象。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针叶树要比阔叶树对雪害的敏感性高。例如北欧有研究发现,针叶树为主的林分比桦树为主的林分受雪灾的损伤大。 3、落叶树种&常绿树种 乔木树种中已经或刚开始落叶的树种,其枝条承载的冰雪量较少,雪害程度较小;而未落叶的树种,由于生长还未完全停止,枝条较脆,抗折性差,均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因此,在北方城市绿化建设中,适当选用更多落叶较早的树种,可有效减少雪压危害。 此外,由于乡土树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因此尽量选择抗逆性、稳定性强的乡土树种,并且严格遵循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亦是降低苗木受灾程度的有效途径。 而对于同一树种来说,胸径、树高等特征是影响苗木抵抗力的主要因素,随着树高、胸径、尖削度的增大,树干逐渐变粗,树木的抵抗力也随之增强。其次,生长优良的单株要比生长不良的单株的抗逆性强。因此,加强苗木后期的抚育管理,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确保树木正常生长,也很重要。 完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448-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