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蜀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实际上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三足鼎立,而且这个三足鼎立之后,统一的王朝作为大一统王朝,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开始了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 话说北魏是鲜卑族人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北齐继承东魏版图,于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国。齐文宣帝先后击败库莫奚、契丹、柔然、山胡(属匈奴族)等族,并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区。北齐大致上同北魏,持续推行均田制。这些使得北齐的国力在初期均胜过北周及南朝陈。北齐在公元577年亡于北周。 而北周继承西魏版图,于556年由周孝闵帝立国,但朝政由堂兄宇文护掌握。后经过一番宫廷政变,周武帝继位。周武帝为人英明雄伟,在他任内推动多方面的改革,使北周国力更盛。577年周武帝东征昏庸混乱的北齐,于隔年攻克邺城,北齐亡。周武帝统一华北后又获得李德林等关东世族的归附,声势浩大。他立即南征南朝陈,但于同年逝世,而后北周发生内乱,使得南朝陈得以维持下去。 周武帝去世后让太子继位,让外戚杨坚辅政。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加上南方的陈朝,这就是另一个“三足鼎立”。最终北周统一北方,杨坚得到帝位后消灭陈朝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王朝。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封建王朝开始进入到巅峰时期。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订阅“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创,不尽之处请指正,欢迎大家多多点赞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