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君子与小人之别

 東泰山人 2018-01-17



作者:朱永嘉


近日读李贽的《焚书》,其第四卷有一篇小品文,题为《八物》,甚觉有趣,这篇小品文为大家提供了何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和视角。


其云:


尝谓君子无怨,唯小人有之;君子有德必报德,而小人无之。夫君子非无怨也,不报怨也;非不报怨也,以直报怨也。苟其人可恶而可去,则报之以可恶可去之道焉;苟其人可好而可用,则报之以可好可用之道焉。其恶而去之也,好而用之也,直也,合天下之公是也。


又言:


若小人非不报德也,可报则报,不可报则亦已而勿报,顾他日所值何如耳。苟祸患及身,则百计推托,逃避无影矣,虽有德,将安知乎?唯有报怨一念,则终始不替。然苟势盛于我,财多于我,我又可藉之以行立,则怨反为德,又其常也。盖十百千万咸如斯也。此君子小人界限之所以判也。故观君子小人者,唯观其报怨报德之间而已。


李贽如此细致地分析君子与小人在报德与抱怨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是把孔子所言“君子聚于义,小人聚于利”这条原则更加具体化。人与人之间相交,君子与小人的区划界线大体就是如此,在这一点上古今还是相通的。古人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与小人亦以群分。当然,看人要从大处着眼,君子亦难免有小心眼的地方,即使是小人,在他那个群体内,亦还可能有君子的风度,否则的话,他们又何以抱团结伙。如青红帮所以成帮,那些头儿还得讲一点兄弟义气。而在君子周围,亦难免有小人在身边,一旦出现世态炎凉的变化,立即可见分晓了。为什么?利益关系的形势发生变化,就可以见到其分界线。


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之末有一段太史公曰,其云:


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大起大落时,这个区分更为鲜明。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不在财,而在德,以利害来相交的便要谨慎了。一个人对于知己者不应因生死而变化,有时迫于形势难以置口,但心中是明白的。我对知己者是如此,对我周边的同志也是如此,大家都是明白人。但曾在我身边属于另一类小人,我也见过,有利可图时,他对你毕恭毕敬,一旦有损于己时,立即保持距离,迅即把过去相交的历史,恨不得一笔抹去。不忘故旧,可是中国为人的好传统啊!如果遇到如此小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好。这类小人,越有才能,从心理上讲越是卑微,实乃见不得人的东西也。这类小人太聪明了,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旦别人翻一下你过去的经历,看一下你以后的种种表演,又会以什么样的目光看你呢?为人一世,最终在身后会给人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亦不用我多言了。如何为人,本来就是各人自己如何好自为之的事,怨不得人。


李贽在《八物》中还说:


或曰:“先生既如此说矣,何先生之待小人也过严,而恶恶执怨也反过甚乎?”余曰:“不然,我之恶恶虽严,然非实察其心术之微,则不敢有恶也。纵已恶其人,苟其人或又出半言之善焉,或又有片行之当焉,则我之旧怨尽除,而亲爱又随之矣。若其人果贤,则初未尝不称道其贤,而欲其亟用之也。何也?天之生才实难,故我心唯恐其才之不得用也,曷敢怨也。是以人虽怨我,而欲害我报我者终少,则以我心之直故也。”


从这里可以知道,李贽对小人极其痛恨,但对于能够改过自新者则又非常宽宏大量。


我的这篇短文,没有点名,大家只要稍作对照就明白文中所指乃何许人也。过去在一起工作过的朋友读了,如果有感慨的话,能否一起娓娓道来呢?李贽这个文人,虽然是明代后期的知识分子,他对世事的洞察确实非常敏锐,颇多独到见解,他的作品值得仔细品味,认真思考的话必有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