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前预习,请告诉孩子一定要这样做!

 雪域梅花d7e0qf 2018-01-17

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怎样做好课前预习呢?

1、提纲预习法


把所预习的内容列成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观点突出,文字精炼,便于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经过这样的预习,课文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识记,为课文听讲铺平道路也便于课后复习。对记忆性、逻辑性强的科目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2、符号圈点预习法


阅读课文时找到重难点,并用一套符号勾画出字、词、句、段。尽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使读、想、记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预习为听课、复习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激发思维,增强记忆。

3、循序渐进预习法


(1)通读课文。看新课题目,想问题,再初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理解之处。
(2)掌握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对于查不出答案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3)结合课后练习和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查找和阅读有关资料,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4)再读一遍课文,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会。
(5)将课文读熟,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4、温故知新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重难点;另一方面,复习巩固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5、扫除障碍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请教他人等方式扫除学习障碍。这种课前预习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继续前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6、表格预习法


绘制表格,列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条目、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内容。通过预习,找出新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难问题。表格预习法可用于单元预习或某课预习。

365次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