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大钟楼停摆3个月后迎“新生” 经检修恢复运转

 混日子32 2018-01-17

大钟楼曾一度成为合肥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是合肥的名片,以前的地方粮票和商品包装上都曾有它的身影。不过从去年10月11日开始,大钟楼的塔钟因为出现倒转现象而停摆,之后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大钟楼的塔钟一直处于停运的状态,这也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昨天傍晚,随着钟表维修人员完成抢修工作,塔钟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行。

塔钟停摆三个多月

去年10月20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称,合肥大钟楼顶楼的塔钟已经停摆好多天了。经采访得知,塔钟是在去年10月11日停止运行的,而原因则是控制系统出现了故障。大钟的停摆,让很多市民唏嘘不已,合肥市民张先生认为,长久以来,大钟楼作为合肥城市地标,已经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塔钟已和附近居民们的生活捆绑在一起。“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希望看到大钟重新运行,让钟声再次响起。”

守钟人王耀告诉记者,修复大钟楼所需要的配件,烟台持久钟表集团仍在生产,但因为直径以及控制所需要的程序等设备需要特制,经过谈价格磋商等程序,花了大概两个月左右时间,才向厂家定制了修复大钟所需要的配件。

记者了解到,1月12日下午,价值四万多元的大钟控制柜以及电脑操作系统,都已经通过快递运达合肥。1月15日,烟台持久钟表集团的维保人员王明刚也来到合肥。昨天上午,在合肥大钟楼控制室,王明刚和王耀,一起为恢复大钟的运行忙碌抢修。

昨天傍晚恢复运行

维修人员王明刚介绍,因为更换新的配件,原来的配件需要重新改动,很多老旧的管线都需要重新对接整理、检测和排查,此外扩音机接口需要改接,“这个过程需要一两天时间。”

而守钟人王耀也在一旁协作查找及维修工作,“从1楼大钟楼的控制室拉到塔顶,共有36根线,这些线在安装时,需要一一对上号。”王耀介绍,大钟楼塔钟的四面钟,有4面交流电机,“而一面钟有6根驱动线。”

王耀表示,在调试完毕后,维保人员还要上到塔顶,逐一进行调试全面检修钟表。昨天下午5点半,记者联系上王耀得知,经过追赶校时,大钟楼的塔钟已恢复正常运行了。

□链接

大钟曾多次停摆

大钟楼是合肥人的通俗叫法,它的全名是合肥长话通信枢纽工程。1975年动工,1980年12月投入使用。楼高82.55米,是当时合肥市最高建筑。其中安装大钟的塔楼高37.5米,大钟由四面直径4米的自鸣钟组成。最初大钟是机械报时,需要维护人员每天对时维护。2003年,大钟报时采用先进的GPS进行卫星校时,走时更准确。

◎2008年7月,塔钟秒针逆转

◎2011年10月,塔钟出现故障

◎2012年8月,塔钟再出故障

◎2015年11月,塔钟不发声

◎2017年10月,塔钟完全停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