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亦春 紫砂文化的和谐之美

 何晓斌 2018-01-17

宜兴紫砂壶的诞生,出身民间,天生合道。以方便、实用、精巧、温润的特点,促使茶文化迅即走向社会。文人已经触手,便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爱不释手。他们用饱读诗书的眼光挑剔着,用习惯笔墨的双手轻轻地把握。一句"吃茶去"被奉为千年禅林法语,让人们抛却烦恼,忘怀得失。

许亦春 紫砂文化的和谐之美

图/流水壶 制/许亦春 工艺美术师

清代陈曼生,在砂粒隐现的壶坯上,题诗作画,篆刻壶铭,抒发人生感怀,寄托山水情怀,以文人至髙的修养和审美眼光,首创著名的"曼生十八式",开文人玩壶一代新风。"茶已熟,菊正开,赏壶人来不来?"这是陈曼生写的一幅巜菊壶图》的落款,画面清新淡雅,配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诗句,那"壶因字贵,字因壶传"的说法,就不足为奇了。

许亦春 紫砂文化的和谐之美

图/蔓生提梁壶 制/许亦春 工艺美术师

从唐宋至明清,文人吃茶,写茶,已成为文雅之举,陆羽采茶南山著巜茶经》,卢仝的"七碗茶汤",旷世奇才苏东坡的一把"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东坡提梁,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紫砂壶具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更有人把紫砂壶深情比喻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丽娴如佳人,风流如词客……

许亦春 紫砂文化的和谐之美

图/独醉壶 制/许亦春 工艺美术师

如今,紫砂壶作为文房清玩,已彻底走进人们的心灵。紫砂文化就是在泥与火,山与水的自然和谐,相生相伴中,负阴抱阳,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