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督师孙传庭百战百胜,为何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紫薇院 2018-01-17

大明督师孙传庭百战百胜,为何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我有靠谱回答

2个回答

早年间,孙传庭担任陕西巡抚时,曾经领导清剿流寇,战果不错,活捉了闯王高迎祥等人。

崇祯十五年初,李自成二围开封,崇祯皇帝任命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率军救援开封。此后的两年当中,孙传庭和李自成进行过两次大战,分别是柿园之役和南阳会战,孙传庭都打了败仗。

那么,孙传庭为什么会两次败给李自成呢?我们分别看一看。

崇祯十五年五月,孙传庭斩杀贺人龙之后,一直在陕西练兵,崇祯皇帝不断催促他出兵。孙传庭认为自己的士兵都是新近招募,不堪使用。崇祯皇帝不听,孙传庭只好率兵向河南进军。

九月,开封被洪水淹没。孙传庭率领高杰、白广恩、牛成虎、左勷、郑嘉栋等将士,兵出潼关,向河南进军。

孙传庭在郏城以东设好埋伏,迎战农民军,农民军大败。官军斩首千余,一路追杀到郏县。关键时刻,罗汝才率军赶到,挥军杀出,官军大败。

此战,李自成损失精兵八千多人,官军方面同样损失巨大,死亡士兵数千人,将官七十八员。

这次孙传庭失败,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第一,准备不够充分,崇祯皇帝不断催战,只好仓促出击。

第二,交战期间,一直阴雨连绵,官兵的后勤保障大受影响,士兵们又冷又饿,只好采食柿园子里的青柿子充饥。

第三,李自成与罗汝才联合,力量强大。

兵败之后,孙传庭退回陕西招兵、练兵、筹饷、修造军械。崇祯十六年五月,崇祯皇帝任命孙传庭为兵部尚书,佩七省督师之印,赐尚方剑。

在崇祯皇帝和各方的压力之下,孙传庭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再次率军出潼关。顺利夺取唐县、宝丰等地,抵达郏县,双方对峙僵持。

这期间,河南一直阴雨不断,道路泥泞,官军的后勤再次出现问题,前线的将士们饿着肚皮。

农民军派出轻骑,绕到孙传庭身后的汝州一带,抄袭官军的粮道。九月十七日,汝州的官军发生兵变,谣言四起。

孙传庭率军奔向南阳,在那里与农民军展开决战。白广恩带着自己的人马先走,高杰苦战之后大败。官军向西向北狂奔,全军崩溃。

孙传庭退回潼关,李自成随后杀到,潼关不保,随后孙传庭战死在乱军之中。

南阳之战,孙传庭失败的原因其实和柿园之役非常相似,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依然是准备不够充分,崇祯皇帝不断催战,只好仓促出击。

第二,巧合的是,交战期间依然大雨不断,影响了官兵的后勤,军心因此不稳。

第三,李自成的力量已经今非昔比,远超孙传庭。如果孙传庭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固守陕西,以逸待劳,必然是另一种结果。

很好的一个问题,这就好比志愿军为何能干掉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一样。

孙传庭的部队很牛,但这些很牛的部队人数是有限的,在战争中是不断消耗的,要想保持这只很牛部队的战斗力,就要有全套的后勤保障系统,不断募兵练兵补充到军队中。而后勤保障恰恰是明朝后期最缺乏的,所以有力的战斗部队人数在逐渐减少,新凑的人数往往缺乏战斗力,不但帮不了忙,战斗中反而会因为临阵退宿造成骚乱,自乱阵脚甚至发生踩踏事件,给对方以可乘之机。

而李自成的农民军恰恰相反,在屡败屡战中,淘汰的都是老弱病残,保存下来的都是经验丰富战斗素养高的老兵,而由于吃不上饭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到处都是投奔义军的人,所以兵员逐步壮大。

再者,明军军队中吃空饷早是惯例,往往都只有二三成兵员,所以虽然号称几十万,那都是上报给朝廷领空饷用的,其实人数少的可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