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买商学院: 涨了1900﹪你敢去追,跌了99.8﹪你不敢去买? 那些想要受到人们欢迎的人,其幸福取...

 tlyzsophia 2018-01-17

那些想要受到人们欢迎的人,其幸福取决于其他人;那些寻求快乐的人,其幸福会受到无法控制的情绪的影响;但是智者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自由行动。--库斯·奥里利厄斯

一、面对市场波动的两种投资决策:择时和估价

面对市场波动,我们一般有两种获利方法:

一个是择时,即通过预测股市未来的涨跌,来购买或卖出股票,这是投机者经常做的事,股票分析师和证券服务机构也经常会吹嘘“预测多么重要”。

另一个是估价,即在股价低于公允价值时买入,在股价高于公允价值时卖出,或者说“确保自己购买的股票价格不会太高”。

没错,有些人可以通过成为很好的股票分析师来赚钱,但格雷厄姆认为,这并不适合普通投资人。普通人没办法做的比其他人更好,即便你追随一些市场预测系统或领导者,但其他人也会这么做,你凭什么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而且本质上,择时也是低价买、高价卖,买卖之前-----你需要判断该股票是否还有升值空间,这还是和估价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比如A选择估价法,某股票公允价值在10块钱,A只有在10块下才去买,过了10块就会考虑抛。而B选择择时法,哪怕超过10块,只要B预测还能涨到20块,B就敢在15-18块继续买买买;反之即便跌至7块钱,B预测还会进一步跌至5块,B就会坚决抛售手中股票。

另外择时还会以一些技术图形、突破等为依据来判断买卖机会,某个阶段可能看起来“管用”,但长期来看,可能市场新情况会变化,另外大家追逐同一种做法必然让这种方法失效,这个我们前面几期也提到过。

二、几个重要案例引发的思考

【案例一】

1929年,美国大型零售企业AP公司股票曾高达494美元,但到了1932年,即便公司利润没有任何变化,由于整体市场非常糟糕,股价跌至104美元。随后的经济衰退和熊市,导致AP公司股价在1938年最低跌至36美元。

此时AP公司的市值才1.26亿美元,但公司手中握有8500万美元的现金、1.34亿美元的营运资本或净资产价值,也就是说,这家正常经营、连续多年保持高利润增长的杰出企业,居然市场价格比其资产清理的价值还要低。

我们分析下原因有三:1)因为公司的连锁经营点可能面临特殊税收----事后证明该因素被夸大,最后也没有成为现实;2)前一年公司的净利润下滑了-----实际上这仅仅是临时的影响;3)整个市场处于萧条-----从更长点周期看,这也只能算临时性的影响。

假设1937年以80美元购买AP公司股票,此时市盈率约12倍,此后即便股价进一步跌至36美元,只要对该公司的总体判断无问题,那么就可以把后面的下跌看成是金融市场的暂时变化,甚至如果有足够的财力和勇气,此时可以买入更廉价的股票筹码。

到了1939年,AP公司股价升至117.5美元,自低位上涨了三倍。到了1961年,股价达到70.5美元(因股票分割,此价格相当于之前的705美元),又是六七倍的增长幅度。

但是此时硬币又到了相反的一面,此时AP公司的市盈率高达30倍,比道指的23倍还高。这样高的增长预期没有得到实际利润的支持,公司甚至首次出现赤字,管理也更差,到了1972年AP公司股价跌至18美元,跌幅逾70%。

总结下这个案例,1938年公司股价白菜价没人敢要,1961年股价达到令人可笑的高位、却一大堆人在追。我们总结出两个教训:一是股市经常会出现严重错误,只有敏锐且大胆的投资者才可以利用好错误;二是大多数企业的特点和经营质量多会随时间变化,而且多数是变坏,投资者无需一直盯着公司业绩,而只需要细致观察公司。

一个真正的投资者,从来不会主动的出售自己的股票。首先,他就不会买很高的股票,其次只要对公司的研究和判断未变,即便股价短期进一步下跌,聪明的投资者也不会盲目跟风或过度担忧。而对于那些不能坚定自己的人,格雷厄姆用了很经典的话来建议:他的股票干脆没有市场报价会更好些,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从根本上讲,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含义:即它们使得投资者有机会在价格大幅下降时做出理智的购买决策,同时有机会在价格大幅上升时做出理智的抛售决策。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里,投资者最好忘记股市的存在,更多关注自己的股息回报和企业的经营结果。

【案例二】

互联网搜索软件公司Inktomi1998年6月上市,到2000年3月,该公司股价上涨19倍,至每股231美元,公司估值达到250亿美元。因为1999年四季度,该公司的一个季度销售额比上一年全年还多。

但是市场忽视了这一增速的不可持续性,而且最关键的一点,该公司至今未赚取过任何利润。2002年9月,该公司股价跌至每股25美分,总市值从250亿美元跌至4000万美元,跌幅99.8%。

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暴跌呢?虽然增速没有那么快了,但公司最近12个月获得了1.1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并没有显著地恶化。那么是什么发生了改变了呢?市场情绪变化了。2000年大家愿意支付250倍其销售收入的股价,现在只愿意支付0.35倍其销售收入的股价(0.4÷1.13)。

2002年12月,雅虎以每股1.65美元收购Inktomi,几乎是9月股价的7倍,但无疑,雅虎还是获得了一笔廉价交易。

总结下,者和投资者之间最现实的差别在于,他们对股市波动的态度。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这种行为极易导致“大幅上涨后追涨、大幅下跌后盲目杀跌”);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另外这里并非指买在最低价,因为这很难,且可能错失机会,只要符合长期使用的价值标准就买入。

【案例三】

1999年另一家互联网控股公司CMGI暴涨940%,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代表旧经济中坚力量的企业,比如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等,伯克希尔公司股价则下跌25%。很多所谓分析师放言“做空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打赌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会“进一步下跌”。

然后实际情况是,CMGI股价在2000年下跌96%,2001年又下跌70.9%,2002年再下跌39.8%,累计亏损99.3%。而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上涨26.6%,2001年上涨6.5%,2002年上涨3.8%,累计盈利30% 。

此类“从受冷遇到广受欢迎”的案例还有很多:

所以,请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如果一个疯子每周5次告诉你,你应该和他的想法完全一样,你会跟他一样去做吗?但如果在金融市场上,很多人会心甘情愿地被这些“市场疯子”牵着鼻子走。所以格雷厄姆的意思很明确,不要让市场先生成为你的主人,而是让它成为你的仆人!

三、受益一生的投资哲学--遵从你自己,而非他人

人类是喜欢遵循某种模式的动物。即便结果不可预测,人类仍忍受不住---去根据以往猜测未来。比如,如果股价连续上涨,你会条件反射地以为它还会上涨,然后你大脑中的化学成分多巴胺会释放出来,给你带来一种天然的快感,从而你会对自己的预测“上瘾”。

同样在股价下跌时,资金的亏损会激发你的扁桃核---大脑中处理恐惧和忧虑的部位,心理就会感到害怕。就像走路突然遇到一条蛇、突然听到火警响起时的心理紧张一样。杰出的心理学家、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已经证明,资金亏损导致的痛苦程度,是等额盈利带来的快感程度的两倍。也因此,亏损时,多数人选择的是“跑路”而非“抄底”

知道了这个心理,怎么加以利用呢?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好买商学院”,进入“好好理财”底部菜单,关注全系列的读书笔记,并与我们进行交流。

新的一年,我们的专栏从9个扩展到30个,总的音频集数将达到500期,尤其是我们将带来一大波经典财经名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漫步华尔街》、《怎样选择成长股》、《非理性繁荣》、《邻家的百万富翁》的读书笔记,并融入我们的解析。赶快加入我们的读书队伍吧~@今日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