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说到现代核雕人胡小兰,国内外喜欢手工橄榄核雕的藏友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如雷贯耳。其代表作十八罗汉、喜怒哀乐、核舟、八仙、财神等传统题材的核雕,囊括了几乎所有专业核雕大赛的金奖。 可是褪去所有的光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刚入行的难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得了的。满手起泡,被刀划满伤痕,而这份苦在核雕人眼里看来,却是再平常不过的经历了。若不是当初下了百分之百的决心,若不是秉承着对这份艺术的热爱,怎能想象一个小姑娘有如此毅力,二十年如一日,坚持着她的执着。每日早起贪黑下变昏的双眼,换来的是一日比一日精湛的艺术。古人云:“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核雕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背后都是核雕艺人极大的耐性和执着,工作台前的心无旁骛和精雕细琢,居室中的废寝忘食和日省月修。 “惟时光荏苒,然初心不改。”如果说明代王叔远和清代杜士元精美绝伦的核雕艺术已经是逝去的历史的话,那么,当代核雕艺术的辉煌,当属太湖边的一个小山村——苏州舟山村;如果说舟山村的核雕艺术为世人展现了一本精美绝伦的画册,那么胡小兰的作品可谓是画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历经数百年传承的核雕艺术,其技艺也在不断革新、兼容并蓄中发展。正如大部分传统技艺遇到的窘境一样,手工技艺碰到机械化生产挑战时,确实很难做到“独善其身”。然而以胡小兰为代表的许多现代核雕人,却依然坚守着这份纯手工的心态,在浮躁的市场潮流中不为所动——每一刀必须自己亲手雕刻。机雕虽然产出量较高,却缺乏灵气,纯手工的核雕作品会倾注更多的人文思考和感知,才能在把玩时,让人体会到一沟一壑背后核雕人的“坚守”。 “愿尔艺更高,此物最传承。”胡小兰师出名门,他的师傅是核雕界无人不知的重量级人物,宋水官。“要把手工技艺坚持传承下去”是师傅的嘱咐;“不但要把技艺传承下去,还要把道德传承下去,要德艺双馨”是师傅的期盼。胡小兰确是这么做的,她对“传承”有着近乎偏执的理解——这是一份责任。在核雕领域,带徒弟教授艺术大多都收取费用,而胡小兰如今的艺术造诣已经很高,她却从来没有收过徒弟一分钱。这门靠代代相传的手艺,无论自己掌握到什么境界,都会毫无保留的教给徒弟们,因为真正的艺术大师从不吝啬分享,因为只有“传承”才能让这项艺术走得更远。 【胡小兰作品赏析】 |
|
来自: 茶缘lsdo9e9tao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