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orward和include
RequestDispatcher提供两个方法forward和include进行资源跳转。
不同的是,如果使用forward跳转则其后面的response输出则不会执行,而用include来跳转,则include的servlet执行完后,再返回到原来的servlet执行response的输出(如果有)。
实例:
servlet A
RequestDispatcher disp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B");
disp.forward(request, response);
System.out.println("servlet A completed");
PrintWriter pw = response.getWriter();
pw.println("servlet A")
servlet B
PrintWriter pw = response.getWriter();
pw.println("servlet B");
输出结果:
控制台:servlet A completed
页面:servlet B
这表示在forward方法后的pw.println("servlet A") 并未执行
如果将forward换成include的话,则结果为:
控制台:servlet A completed
页面:servlet B servlet A
这表示include的servlet执行完后,再返回到原来的servlet执行response的输出。
注意:如果在servlet B里吧pw给close掉了的话,那servlet A 这里就无法输出了,则结果就和第一个一样。
二、dispatcher元素
2.4版本的servlet规范在部属描述符中新增加了一个<dispatcher> 元素,这个元素有四个可能的值:即REQUEST,FORWARD,INCLUDE和ERROR,可以在一个<filter-mapping> 元素中加入任意数目的<dispatcher> ,使得filter将会作用于直接从客户端过来的request(REQUEST),通过forward过来的request(FORWARD),通过include过来的request(INCLUDE)和通过<error-page> 过来的request(ERROR)。如果没有指定任何< dispatcher > 元素,默认值是REQUEST。
注意:<dispatcher></dispatcher> 必须写在filter-mapping的最后。dispatcher的前提条件当然是要先满足url-pattern,然后dispatcher有四种可能的属性:
1、REQUEST
只要发起的操作是一次HTTP请求,比如请求某个URL、发起了一个GET请求、表单提交方式为POST的POST请求、表单提交方式为GET的GET请求。一次重定向则前后相当于发起了两次请求,这些情况下有几次请求就会走几次指定过滤器。
2、FOWARD
只有当当前页面是通过请求转发转发过来的情形时,才会走指定的过滤器
3、INCLUDE
只要是通过<jsp:include page="xxx.jsp" /> ,嵌入进来的页面,每嵌入的一个页面,都会走一次指定的过滤器。
4、ERROR
假如web.xml里面配置了<error-page></error-page> :
<error-page>
<error-code>400</error-code>
<location>/filter/error.jsp</location>
</error-page>
<error-page>
<error-code>404</error-code>
<location>/filter/error.jsp</location>
</error-page>
<error-page>
<error-code>500</error-code>
<location>/filter/error.jsp</location>
</error-page>
意思是HTTP请求响应的状态码只要是400、404、500三种状态码之一,容器就会将请求转发到error.jsp下,这就触发了一次error,走进了配置的DispatchFilter。需要注意的是注意一点的是,虽然把请求转发到error.jsp是一次forward的过程,但是配置成<dispatcher>FORWARD</dispatcher> 并不会走DispatchFilter这个过滤器。
这四种dispatcher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配置多个<dispatcher></dispatcher> 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