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美的三封信

 海明山水 2018-01-17

寄墨尺素,不计工拙,一往而情深,

信手挥洒之际,却真意流露,

古代书家书信手札,世人视若拱璧,

竟相仰慕、珍藏。

一封封手札,一笔笔心思,

背后是一桩桩故去千年的往事。


苏轼丨《东武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东武小邦不烦牛刀责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真州房缗已令子由面白 悚息悚息轼又上


时至今日,书写工具的革命性普及,

以及电脑、微博、微信等冲击人心,

以毛笔书写尺牍的心思,如烟消云散,

古代名人尺牍却成为一种历史与积淀,

尤其如苏轼,留下了很多精彩手札,

大文豪的风采,历历在目。



苏轼丨《获见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轼启。近者经由获见为幸。过辱遣人赐书,得闻起佳胜,感慰兼极。忝命出于余芘,居承流喻,益深愧(慰)畏。再会未缘,万万以时自重。人还,冗中,不宣。轼再拜长官董侯阁下二八月廿八日。


《一夜帖》应是苏轼最优美的手札,

笔性敦厚,丰腴多肉,用笔沉着凝练,

前半段情感平和,逐渐趋于起伏,

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笔画粗细、

字体型态等也随心情不断发生改变,

情境变化,游离字里行间。


苏轼丨《致季常尺牍》丨又名《一夜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纔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漂泊四海,

这些丰富的经历与睹物思情,

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时期,

于是留下了诸多精彩绝妙的手札。


书法思考◎有益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