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统一考试 (钱币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分钟 出卷方:品一藏泉 注意事项: 1.本套试题包括听力,单选,填空题,阅读理解四个部分 2.本套试题纯属搞事情,最终解释权归【品一藏泉】所有 一、听力部分(点击音频,播放听力 3*5分) 第1题:下面哪种是第一次作为官方正式全国通用的货币? A. 半两 B. 五铢 C. 开元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A】 第2题:见证了同北方少数民族战争胜利的钱币是哪种? A. 半两 B. 五铢 C. 洪武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B 】 第3题:中国货币什么时候进入工业时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清朝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C】 二、单项选择(10*5分) 第1题:图中的钱币铸于什么时期? A. 三国时期 B. 南北朝 C. 五代十国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B (南朝陈) 第2题:图中的钱币是哪里的特产? A. 扬州 B. 杭州 C. 苏州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A (隋曲笔为隋炀帝任扬州总管时铸)】 第3题:图中的钱币是由谁铸造的? A. 宋太祖 B. 宋徽宗 C. 宋理宗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C】 第4题:图中钱币上的“十三”代表什么? A. 钱币计值 B. 钱币年限 C. 钱币重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B (纪淳熙十三年)】 第5题:图中钱币铸于什么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C】 第6题:下图的钱币是什么? A. 顺治通宝 B. 康熙通宝 C. 乾隆通宝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A】 第7题:图中钱币涵盖了多少个政权? A. 8个 B. 9个 C. 10个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B (蜀汉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成汉 西晋待考)】 第8题:图中钱币涵盖了多少种书法? A. 3种 B. 4种 C. 5种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B (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第9题:以下哪组钱币属于起义军铸币? A. 大中通宝、大义通宝、大顺通宝 B. 永乐通宝、永昌通宝、永历通宝 C. 天福元宝,天定通宝,天国圣宝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A】 第10题:明代泰昌年间,市面上不可能出现以下哪种钱币? A. 万历通宝 B. 泰昌通宝 C. 天命汗钱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B (泰昌系崇祯初补铸)】 三、选词填空(5*3分) 词语(宣和通宝,靖康元宝,建炎通宝,阜昌重宝,元德通宝) 李言之是东京汴梁的一个商人,也是个金石学家,行走于宋夏之间,从事茶叶生意。 宣和七年,金兵南下,李言之避往大夏兴庆府。 一次在市场上看到了几枚从未见过的汉文钱币( ),好奇的他赶忙用手里的( )把这些钱换了下来。 后来听说金兵退去,李言之回到汴京,才知道新皇帝登基,国家改了元,他也在坊间找零中得到了几枚政府新发行的( )。 几个月后,战局再度恶化,李言之匆忙埋下自己多年积攒、不及带走的数千贯铜钱,随着逃难的人流,一路南下。 李言之几经颠簸逃到江南,刚刚安定下来,就听说金军已经饮马长江,禁军开始大肆征用铜铁,打造兵器,铸行军资。 李言之一路带着都没舍得扔的几个汉代铜樽,也被抢走铸了( ),李言之对这个国家绝望之至。 他铤而走险,北上过了淮河,又重新回到汴京,去投靠了在刘豫手下当官的姐夫,姐夫给他看了国家新铸行的货币( ),并告诉他,在这乱世,只有顺应时势,才能升官发财。 李言之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填序: 元德通宝,宣和通宝,靖康元宝,建炎通宝,阜昌重宝】 四、阅读理解(2*10) 第1题: 他两个姨父是皇帝,他的表弟是皇帝,他的儿子是皇帝,当然,他自己也是皇帝。 他和他的两个姨父,分属三个不同的政权,铸造了五大类不同的钱币,对中国货币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文中描述的五个皇帝,三个政权,五类货币分别是?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主人公唐高祖李渊,大姨父北周明帝宇文毓,小姨父隋文帝杨坚,表弟隋炀帝杨广,儿子唐太宗李世民。 三个政权,北周,隋,唐。 五类钱币: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隋五铢,开元通宝】 第2题: 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以恭顺至孝而得帝位。 继位之初,他宵衣旰食,无奈大厦将倾,回天乏力。 先是农民起义席卷南方大地,再是京师沦陷,仓皇出逃。 他一改祖训,大规模铸行虚值大钱,以补军需,他见国破丧权,终日饮酒淫乐以自戕。 其子继位后新年号和铸钱69天即被废,更立新号,更铸新钱。 也从那一刻起,一个深宫妇人,从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请回答:本文中出现的两个皇帝和农民起义分别是?铸造的钱币分别是?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正确答案:本文两位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铸造钱币:咸丰大钱,祺祥钱,同治钱,天国钱。】 本次考试,到此结束。 同学们自行对照答案。 谢谢大家。 本文图片由 毗陵漢少,旧朝泉尘 胡柏,大象等人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