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家孩子爱阅读吗?别错过今天的心理小技巧

 阿瓜阿果 2018-01-18



最近有位妈妈吐槽她懒阅读的儿子,情节有些搞怪:


小男孩4岁,一开始坐在妈妈怀里听妈妈读绘本。没多久,手机铃声响起,妈妈便转身接电话,回来时发现儿子已经沉浸在玩具中,手里的绘本也不见了。小男孩被妈妈责怪时睁眼说瞎话:“书自己跑到床底去了……就像变形金刚那样突然长脚跑了……”

 
 


前段时间幼儿说分享过“让懒孩子爱上阅读的心理怪招”,懒娃拿着绘本外出跟小朋友“得瑟”后爱上阅读,不少爸妈都表示“很绝”。今天幼儿说也从心理的另一个角度,给大家推荐一个“狠招”,爸妈们正好在寒假可以用。现在幼儿说先给大家聊聊小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好处。


越早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越受益


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说过,孩子阅读开始越早,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益处。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跟阅读相关的连接纤维的可塑性;美国阅读问题专家George Stevens也提过,家长们教育的最大错误,是把孩子们的早期阅读放到6岁后……由此可见,儿童早期阅读对孩子智力和思维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有下面4点


 
 


首先,语言发育。阅读可以促进孩子语言和词汇能力的发展,孩子听读得越多,语言表达会越顺畅、词汇的应用也会更丰富;


其二,想象力发展。阅读能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会一边阅读一边把故事的情节在脑海中浮现,还会改造情节;


其三,专注力培养。阅读能帮助孩子慢慢学会专注和把握注意力,虽然所有孩子从一开始的专注力会比较短,但阅读得越多的孩子,专注力会变得更好;


其四,自学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其实也是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当一个孩子养成阅读兴趣,他们未来也能习惯性地从阅读中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


我让孩子爱上阅读用过的最“狠”的一招


跟所有孩子一样,我家小男孩一开始也需要爸妈读故事,没有大人陪伴便难以继续。当然这种情况在每个孩子4,5岁前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们从喜欢听故事到自主阅读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孩子只有学会了自主阅读,才算是走好了儿童阅读的第一步。就如哈佛教育心理学家珍妮.查尔所说的那样,一个孩子从喜欢听故事到假装阅读再到真正阅读,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帮助孩子跨过这个坎,需要爸妈的帮助,帮孩子摆脱一直以来养成的“依赖”习惯。


 
 


有一天晚上,我帮儿子选了一本情节扣人心悬的童书,故事说的是一位小男孩小罗诺在幼儿园放学的路上,带着他的小马玩具不小心掉进了街上的一个深坑里……我见儿子听得入神,突然跟他说:“妈妈要上一趟洗手间,你等等……”儿子露出失望的眼神,我没忘记叮嘱:“你如果不想等,可以自己直接看书呀!”儿子有些犹豫,“路径依赖”让他有些迟疑。当我从洗手间出来,儿子已经几乎把绘本剩余的篇幅翻完了!他一脸兴奋地给我“补脑”故事的情节:“妈妈,你知道吗?小罗诺在黑黝黝的深坑摸索,摸出了一块块砖头……”

 
 

从此,儿子不再抗拒自己看书了,他常常沉浸其中,每天30分钟是常有的事。我把这段经历称为“好奇心驱动法”。当然有些孩子会“反复”,但好奇心驱动永远也不会过时。


家里的藏书量决定孩子的阅读习惯——父母的榜样作用


有一种说法,说家里的藏书量决定孩子的阅读习惯,背后其实是父母的榜样作用。伊顿公学前校长托尼·利特尔说,“培养终生阅读习惯的最佳途径,就是父母定期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文字”。套用心理学的说法,便是有人陪伴的社会促进效应。父母喜欢阅读,孩子自然也会喜欢阅读;孩子看到周围的小朋友都在阅读,这个孩子也会爱上阅读,即阅读氛围对孩子很重要。


在全世界的亲子阅读中,芬兰的父母是典型,不少芬兰的家庭不仅把家里装修成图书馆——到处都是书和阅读区,还把孩子的阅读当作每天的基本活动,他们陪伴孩子一起,坐在书桌旁或床沿旁翻书阅读,每天15-20分钟是常态。他们把父母的榜样作用做到了淋漓尽致。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循序渐进和每天重复,还需要氛围。


 
 


我经常会跟一些父母分享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讨厌阅读的爸爸,为了让儿子爱上阅读,自己从图书馆借书回家,每晚在孩子面前认真看书,一开始经常看着看着打瞌睡,他便从冰箱掏出冰,用塑料袋装着捂在怀里把自己“冻醒”……后来不仅他儿子爱上阅读,他自己也成了真正的书虫。


当你专心养育好孩子,一不留神也把自己养成了好父母!这便是“用心”的力量,培养孩子的阅读也是如此。


本文关键字:阅读习惯 、幼儿心理 、阅读氛围、早期教育

幼儿说,一枚亲子心理咨询师,学习国外心理学家们知识,分享科学、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