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漫步之心情 2018-01-18

石油地质学博士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在石油工业发展早期,油气的来源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从19世纪末提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第一次提出水与金属碳化物反应可以形成简单有机物以后,无机成因就一直在油气成因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由于门捷列夫本人是俄国人,所以无机成因在俄国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其他的包括宇宙来源说、岩浆冷却说、高温高压状态下无机物生油说、蛇纹石水岩反应生油说等无机生油领域的主要观点,皆来自沙俄及后来的苏俄。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油气勘探实例逐渐否认、排斥、边缘化了俄国学者们提出的无机成因观点,转而成为有机生油理论的有力证据。干酪根热解生烃学说就是在这一时期被提出并完善了。

干酪根生烃学说,是一门有完整理论、实验室证据、石油碳同位素证据、石油灰分证据、石油生物标志化合物证据、成功的油气勘探应用、现代埋藏有机物生烃现象等支撑的完备学科。有确凿的证据链条、逻辑和理论体系,并且是能够最有效指导油气勘探的理论。

(干酪根生油模型)

一个地质成矿学说的生命力,正是在于人们能不能利用你找到矿物。这也是无机生油假说的死结:用它找不到油。按照一些无机支持者的观点,岩浆岩深部应该能找到油气,但至今找不到;他们也会拿岩浆岩储油的现象来说事,但事实却恰恰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而是周边沉积地层里形成的原油通过各种途径运移到破碎的岩浆岩地层里去了:我们有大量有机地球化学的方法进行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通道的还原,都是有定论的东西。

另外,石油和天热气的成因要区别对待。石油目前认为不能通过无机途径形成,但是天然气可以。比如甲烷,是可以通过蛇纹石化途径形成的,而且无机成因的甲烷及其他气态轻烃也有证实。无机成因的甲烷和少量其他轻质气态烃类,目前已经获得油气勘探的证实,发现了无机成因的商业气藏。或者,土卫六上的大量甲烷也说明这种轻烃可以通过无机途径形成。

但是石油很不一样,石油含有大量复杂的大分子重烃、沥青质和胶质,无机成因目前无法在实验室里产生这些物质,也无法解释这些物质如何形成。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石油地质业内对于无机学说一点也不排斥——不管白猫黑猫,找到油就是好猫。我们排斥的,只是拿着莫须有的证据和错误的逻辑乱说话的做法、用搅混水的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然后试图影响政策的做法、用对实际地质案例的错误解读来试图否认有机成因学说的做法。

毕竟,连俄罗斯的石油勘探工作者们都在运用有机生油理论寻找油气,这些人却还连一点实锤都拿不出来,如此海相推翻或者动摇有机生油理论,实在可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