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人人都在追求富贵,如果不学《孝经》,就算得到了富贵,我们也守不住富贵。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教育出了问题。中国古时候非常重视家教、家风、家训、家学、家道、家业。“苟不教”肯定“性乃迁”。自然规律有这样的循环:因贫穷而奋斗,因奋斗而富贵,因富贵而骄奢,因骄奢而衰落,因衰落而贫穷。 惜衣惜食,不仅仅是惜财,而是惜福!什么是福?福,通俗地说叫福气;严格地说叫福报。福报大才守得住富贵、受得住富贵。骄奢淫逸就损福报,福报耗尽就守不住、也受不住富贵了。每一分的花销,我们表面花的是金钱,实际上花的是自己的福报!因为金钱也是福报的变现。 是积福还是造业,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积10分福报,享1分福,9分就存进生命银行,这叫高能量生命;积1分福报,享10分福,就得从生命银行里取9分补上,这叫高能耗生命;造10分业,享10分福,就得从生命银行里取20分填上,这叫高风险生命。很多人来到世间的时候还是富翁,走的时候成了穷光蛋。所以,低调是守贵的法宝,节俭是守富的秘诀! 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里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作为诸侯要想守住富贵,唯有谦德与节俭。表面上看是“富贵不离其身”,往深处说那叫福报不离其身。我们有多大的福报,就能感召什么样的人来相助。 就像刘备,他就能感召到像孔明、关羽、张飞这样超一流的人才来辅佐他。如果他福报不够,别说“三顾茅庐”,就是十顾茅庐也请不到孔明。 今天,很多当老板的抱怨身边没有能干的人,这有什么好抱怨的?自己就只有这点福报,能怨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