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越强迫孩子分享,他可能变得越自私!

 新新与荣荣 2018-01-18

习惯上,家长都会借着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对孩子“旁敲侧击”,希望孩子能像孔融一样谦虚、慷慨、懂事。


实际呢,懵懂的孩子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一定要像孔融那样做。


大部分孩子只是为了迎合家长期望而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不愉快的体验,孩子只能从中得出还是自私好的消极意义。


首先,家长要分清楚,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慷慨分享。


例如逢年过节登门拜访,看到你家新奇有趣的东西就变着法子索要的熊孩子、熊大人。


错误的分享对象带给你家孩子的感受只能是自私与占有。


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想偏了,总结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结论,以为自私自利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次,分享的前提必须是孩子自愿,要遵从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孩子的事就该让他自己决定,父母给建议、经验的同时,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内心。


之前热议的《爸爸哪儿5》0921期——手把手教孩子“要分享、要大的让着小的”环节中,其他爸爸们都很努力地示范礼让鸡蛋,孩子们也有样学样。


只有陈小春反复询问儿子的真实想法,让Jaspe自己决定要不要把鸡蛋让给别的小朋友。


由此可见,这个爸爸凶归凶,骨子里还是很尊重爱护孩子的。所以,小Jaspe才这么暖这么萌。

成功的分享经历不仅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形成乐于分享的品质,还能拥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带给孩子精神、思想上的积极意义。


那么,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




示范轮流拥有一个物品

当孩子可以用手抓东西了,你就可以和孩子来回传递一个东西,同时说“该我玩啦,该你玩啦”。


让孩子学会与家人共同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