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讯 | 上海年味在豫园系列活动 · 漫谈老城文化和上海生活方式变迁

 cxag 2018-01-18


时间:2018年1月20日(周六) 15:00-17:00

地点:吾同书局(豫园华宝楼三楼)

对谈人:王国伟、张伟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迄今已有百余年头,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腹地的豫园商城作为海派文化心脏,见证着由上海城市文化变迁而引发城镇市民生活方式的迭代。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的小校场片区(现旧校场路附近)形成年画创造氛围盛景,来自苏州桃花坞等地的年画业商将丰富多元的年画表现形式注入于此,形成以文人情怀生产,并反映上海租界生活和洋场风俗为态度风格的“小校场年画”。

2018年1月25日——3月5日,“上海的年味——百年小校场年画复兴展”将在豫园商城华宝楼二楼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豫园股份旗下文化商业平台豫园商贸携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办,由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先生任小校场年画展区策展人,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出版人王国伟先生任学术支持。

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揉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长江口岸一方殖民地的摩登异彩,两者相遇撞击,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文化背景。因缘巧合时势际会的上海年画恰在这时脱颖而出。年画作为一种民间应用艺术,鲜明地表现着某个特定时代大众的生活方式、审美心理、人生观念和社会风俗。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它最迷人的地方,恐怕不是外在的景观和建筑,而是弥漫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中的文化气息和特有的生活方式。当我们欣赏着一件件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的年画时,那份醇厚的回味也依然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作为展览系列活动,《老城文化和上海生活方式变迁》主题讲座将邀请张伟先生、王国伟先生以漫谈的方式,基于上海文化存在于上海的生活方式中的判断,解读上海的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如何以丰富多元方式,融合在一个城市文化的变迁过程中。

对谈期待通过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生活方式梳理,在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故事中,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径,不忘城市文化传承。这也是“上海的年味——百年小校场年画复兴展”在豫园举办的初衷。


地处上海城市中心的豫园商圈,传承上海城市文脉,是“最上海、最中国、最世界”的城市地标。近年来,以“海上梨园”品牌复兴升级、戏曲文脉延续卫代表的文化引领工程,不断吸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店铺入驻。“上海的年味——百年小校场年画复兴展”以及相关系列文化活动也是引入书香文气,不断加强豫园城市文化名片属性的重要一环。


对谈嘉宾:张伟

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近三十年。著作有《纸边闲草》、《满纸烟岚》、《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西风东渐——晚晴民初上海文艺界》等十余种;并主编《历史记录:中国与世博(1851-1940)》、《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中国木板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等图文书籍多种。

对谈嘉宾:王国伟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出版人;城市、艺术、媒体批评家。主要著作有《城市化的权力傲慢》《从维也纳到爱丁堡》《我经历的22个出版事件》及近百篇城市、艺术批评及评论。先后策划编辑出版了《文化苦旅》《郎平自传》《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1989-1997》、《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荒芜英雄路》《咖啡地图》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图书和期刊。

(来源:豫园商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