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鸽界泰斗欧阳一族的养鸽故事与秘诀

 黄家鸽舍资料室 2018-01-18

本文大概

3040

读完共需

15

分钟

鸽界泰斗欧阳一族的养鸽故事与秘诀

---欧阳玮专访


欧阳玮三代家世

祖父欧阳祖经 (1884-1972年),早年留学日本,即与信鸽结缘。归国后任中正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女师教授,江西图书馆馆长。

父亲欧阳谊 (1906年-1998年),上中学时,就痴爱信鸽,将信鸽饲养与训练认定为终身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一生,最终成为中国近代信鸽的开山鼻祖。

欧阳玮,1932年生,今年87岁,小名叫鸽子。天生和鸽子有缘分,5岁起,就开始养鸽子。

欧阳家族都比较长寿,祖父欧阳祖经享年88岁,父亲欧阳谊享年92岁,我们在冬季见到欧阳老师,87岁高龄居然还是健步如飞。


百鸽争鸣小伙伴、欧阳玮大师、胡刚老师

欧阳玮老师一见面就侃侃而谈


在饭桌上,欧阳玮大师马上就说起鸽子的话题,提起鸽子,有说不完的故事,下面我们先听听87岁的欧阳老师总结的一些经验:

欧阳玮老师亲述养鸽秘诀 来自百鸽争鸣 05:08

种、养、训,

种最重要!种是前提、种是基础、种是先决条件,没有好种,不要养鸽子!

养,健康、健康、再健康!没有健康,其他都白谈。

健康有两个关键前提:一是雌雄隔离至少7个月;二是25天的鸽子必须隔离;

养的饲料要搭配:豌豆、绿豆、小麦、大米、洋芝麻,必须要有;

小鸽子用糙米喂,食里加鱼肝油;

鸽群饲养隔一天必须喂一次青菜;一周必须洗澡一次;

除了饲料很关键,鸽舍要宽敞;一年最多出4窝,3窝最好,要让母鸽子自己喂,好处很多;小鸽子有问题的,必须深埋,坚决处理!

……

(更多请听语音)

一位87岁的老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凭记忆力说这么多的经验,让我们很吃惊,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老人的豪爽洒脱的性格。欧阳玮大师的身体、记忆力、对鸽子的爱远远超出我们之前的设想。采访前原本只是想和老人留下一些影像资料,简单聊聊,不敢时间太长,怕影像身体。可到了现场,感觉欧阳大师精神矍铄、言词精准、思路清晰,让我们倍感意外,倍受鼓舞!

欧阳玮大师喜欢鸽子,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欧阳谊老师:

(以下摘自中信网文章:胡刚:中国近代鸽界宗师欧阳谊) 

欧阳谊大师南京中央大学园艺系毕业后,于1931年在江西省农业院资助下,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信鸽场。从此欧阳谊先生全身心投入了,以生物学知识指导信鸽饲养管理,及对信鸽用于军事通信用途的科学研究的专职工作。

鸽场创建前,由江西农业院出资,以每对信鸽100大洋的高价,从英国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引进海斯门西翁8对,16羽基础种鸽。两年后发展已颇具规模,近交、杂交后代已达800余羽。引起了当时国民政府和军政部的注意,将农业院鸽场,指令作为军政部军鸽饲养基地,负责每年向部队送交入伍信鸽、培训信鸽饲养士兵。

 1937年5月,中国信鸽协会成立。欧阳谊夫妻自南昌携带7羽信鸽到南京参会,于5月31日上午7:30分,在中央日报社记者罗继梅和时任中国鸽会领导的监放下,于玄武湖畔开笼。5羽飞返南昌,其中3羽以10小时19分当天归巢。在七十五年前的抗战前夕,开创了一条南京中央政府与浙、湘、赣、楚的军鸽通讯通道。在当时无疑是一件战略大事,名震军界和中国鸽坛。

 欧阳谊养鸽成功的故事受到何应钦女婿黄瀛的关注。黄瀛其人,日本东京大学信鸽系毕业,主持军政部通讯事务。他授命将欧阳谊大师及其捷通信鸽场并入国民党军统保四科,并授予欧阳谊先生中校军衔,任国军军鸽队队长。负责军鸽作育和技术的培训,以保证军鸽在战时的服役和补充。

欧阳谊大师在军鸽队的时候,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喜女色,被国民党高层怀疑是共产党?!!为此,军统派一个也爱养鸽子的特务来监视他,因为他也喜欢鸽子,逐渐被欧阳谊大师的爱鸽精神和高贵品行打动,主动告诉欧阳谊大师他的身份,邀请欧阳老师参加军统。知道真相后,为了心爱的鸽子和养鸽的事业,欧阳谊大师选择参加了军统,做了军鸽队的队长。以致后来解放后因此被关押一年,进行严格审查,查来查去没啥错误,“无血债、无恶行”,就是一个养鸽子的大师,最后又无罪释放,后来还聘请欧阳大师作学校教授。

欧阳谊大师,是中国最早引进国外种鸽的人、最早用信鸽为抗日战争出力的人、最早建立国家军鸽队的人、唯一接受日本军鸽的人、最早因为鸽子坐牢的人!

当时,欧阳谊大师是专职养鸽子,是国家投资的,是军鸽队的负责人。文化高、养功深,鸽协开会,欧阳谊大师在台上讲课,汪顺兴、李梅龄等大师都在台下听课、学习,彼此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些特定环境、特定历史阶段的真实事情,永远镌刻在赛鸽的历史上!

交谈间,欧阳老师想起来小时一些与父亲的趣事:

解放前夕,抗日期间,他和父亲训放来往鸽,中日大学——小沧州,一边住、一边吃,父子俩每天用信鸽通信,欧阳玮老师调皮,用信鸽运过牙刷。

当时信鸽专用的通讯工具有三种:

1钢笔式,绑在信鸽背上;

2信筒式,绑在脚上,就是我们武侠小说里最常见的一种;

3信袋式,像口罩,贴在鸽子肚子上,一边套头,一边绑尾巴、牙刷就是用信袋运的。不过信袋最不好用,绑不好的时候,鸽子脚伸进去,出不来,鸽子翅膀飞不动,就掉下来。

欧阳谊大师为赛鸽倾注了一生的心血。

解放后,他想尽各种办法,从原始鸽群里带回10只鸽子,4个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带US环的。继续养鸽,后来为欧阳玮老师继承,也就有了下面这些精彩故事和经典理念。


训放来往鸽的时候,曾发生了一件让欧阳玮老师很伤心的事情: 

其中有一只鸽子,因人工疏忽,三天没放,第四天,欧阳玮老师一开门,鸽子就唰的往出冲,欧阳玮老师手快,一把就抓住,放回原处。结果,第二天,这只鸽子就死了,问了原因,才知道这几天没放它,它三天没吃没喝,活活被饿死渴死。对于爱鸽子的人,这种心痛的经历今生难忘!

欧阳玮老师有一只印象最深刻的鸽子,非常有个性,10号,从南京当天飞到南昌,最好的鸽子,一只眼睛瞎了,在抗战中被打瞎一只眼,第一次,从部队转移时没抓到10号,成了大心病。后来终于找机会抓回来,和两个女儿回交,出1505、1606、1806。都是漂亮。父亲出差在外,特别叮咛,要把10号的翅膀剪了,小心飞走。这个10号,一直是单独饲养,关的死死的,不敢放,一放就不回来。

果不其然,还没来得及剪翅膀,一次,工人不小心,把10号也放飞了,他“噌”的飞走,欧阳玮老师一看,不得了,10号,飞走了!赶紧追,追到山边,老远看见一只鹰,从天而降,“嗖”的一下飞向10号,当时10号看起来就和蚂蚁一样大,10号再厉害,也抵不过鹰,一下子就被鹰打到,正好抓在瞎的那只眼睛上,掉在地上死了。欧阳老师跑过去,找到10号,哭了好几天,后来厚葬了10号,以表达纪念。

欧阳玮老师受过最大的一次挫折是在1947年,被朋友介绍的一个军人偷走一窝鸽子,很心痛。哭了整整两天,去找他要,他竟然对外宣传时自己买的!又气又愤!后来,偷鸽子的人良心发现,还回来2只,其中有1806。

国民党的一个军官,有2个小孩,也很喜欢鸽子,就来欧阳老师家里来,要求换鸽子,欧阳老师换了2只,但是最好的没给他换。他很坏,随后就找个时间,蹲在暗处,用猎枪打下来一只,让欧阳老师伤心欲绝!

欧阳玮老师最厉害的鸽子飞了1万多公里,从巴黎飞到西贡,是个雌鸽,带白条,飞了25天。

用张弓老师的种鸽,1000公里第3名,1500公里第2名,在阳台养了30多只鸽子,欧阳玮老师坚持雌雄隔离,每天两次,上午一个小时,下午半个小时。

81年在西安开始养,从2000年开始,因精力不够,不养了。

而曾经引起鸽界极大震动的本能飞理论,也是欧阳玮老师首次提出,最后通过无数次试验,证明了此理论。


以上,就是欧阳一族与鸽子之间的动人故事,包含欧阳玮老师的养鸽经验,一同奉献给各位鸽友。

百鸽争鸣精品课系列:

百鸽争鸣公众号在11月~12月为大家传授了中国著名赛鸽家胡刚老师的公棚赛鸽育种经验,已经连载了四期,接下来我们将四期内容中涉及到的育种方法为大家进行一一详解,为广大鸽友提供范例,但求各位鸽友赛鸽作育水平更上一层楼!(点击文章标题即可进入文章)

胡刚:我是如何去打重庆龙乡公棚赛?(一)

涉及育种手法:导入式交配、级进式杂交、三元杂交

胡刚:我的公棚艰难赛心经揭秘!(二)

涉及育种手法:导入式交配、级进式杂交

胡刚:冲出雾霾,我的公棚冠军鸽如何稳中加快?(三)

简单杂交、顶交式、导入式杂交

胡刚:代代为王,公棚冠军鸽父母作育手法大揭秘!(四)

顶交式、导入式杂交、育成式杂交


以下为课程链接,点击图片即可进入对应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