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做咨询顾问的,在两家供应链管理软件公司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这两家公司的客户案例发现供应链的可视性是全球领先企业都面临的难题,而供应链的可视性难题的解决需要物联网技术,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领域的物联网平台)的完善,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的可视性难题将会得到改进。 供应链的可视性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需求,通过研究供应链的可视性,可以帮助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行业平台找到平台功能发展方向。 供应链的可视性包括四个方面:需求侧、计划、公司内部、供应链执行。 需求侧:需求是促发供应链事件的引擎,所以需求的可视性是最重要的。 需求侧的可视性包括:需求预测的可视性,需求交付的可视性和客户状态的可视性。 需求侧的可视性包括以下能力: 1、精准计算根据不同服务水平需要的库存水平的能力。 2、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特点分类预测需求量。 3、跨多个渠道的客户精准预测能力。 计划的可视性:在解决了需求的可视性难题之后,解决需求与供给平衡的关键步骤是计划的可视性,计划可视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需求与供应链的平衡;历史计划与实际生产量对比图。 计划可视性的能力包括: 1、供应链相关的设备、物料库存、物料生产等信息的历史视图。 2、能够做供应链与需求平衡的非约束计划。 3、能够做供应链与需求平衡的具有约束条件的计划。 企业内部可视性:这里讲的供应链包括采购、生产制造、物流等环节,企业内部状态的可视是供应链可视性的基础。 企业内部可视性包括: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可视性协同;计划和执行的闭环管理;意外事件处理。 企业内部可视性的能力包括: 1、建立异常事件处理的流程(异常事件可视,以及异常事件处理状态的可视性); 2、供应链计划与执行的闭环管理(计划与实际执行状态的差异的可视性,以及差异应对方案效果的可视性); 3、供应链计划与财务计划的可视性(供应链指标与财务指标的一致性)。 供给侧和执行的可视性:这部分是产品供给侧的可视性,包括:合作伙伴相关的能力、库存、设备状态的可视性;供应商的能力、库存、设备状态的可视性;内部生产状态的可视性。 供给侧和执行可视性的能力包括: 1、跨系统的集成和系统能力; 2、根据客户的计划流程,整合供给目标,实现根据客户目标追随战略; 3、将供应商相关的协同集成能力,整合进供给侧可视性系统(包括供应商和第三方合作伙伴,如物流公司的状态)。 供应链可视性的关键指标:1、供应商及时交付率; 2、产品给客户的及时交付率; 3、提前期的Variability降低率(与前一年比); 4、库存降低比率(与前一年比)。 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业,通讯、IT、互联网、自动化以及行业龙头企业都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但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早期,还是以讨论技术为主,而技术成熟后,将是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需求的讨论,供应链可视化的需求,将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