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裔夫妇杀死并腌制5岁女儿:妈妈,我不想死...

 龙叔文馆 2018-01-19



中 国 女 性 第 一 刊       遇 见 幸 福 的 自 己



01

我本以为,给了我生命的你们

一定很爱我 。但,我错了


最近一条新闻让人又愤怒又心疼。

一对在美国开中餐厅的华裔夫妇报案称:

自己5岁的女儿失踪了。

警方第二日发现小女孩尸体之后,

却逮捕了前来报案的女孩父母。

因为正是他们杀死了自己女儿

并对尸体进行腌制藏匿。


杀死孩子的母亲陈某和藏尸的父亲赵某


一日,因为女儿不听话,

母亲陈某一怒之下,便狠劲猛打女儿头部,

直到女儿口吐绿色液体后才停止。

而孩子的父亲赵某呢?

在发现女儿被虐打到没了呼吸之后,

当机立断:藏尸。

这对父母,面对孩子的尸体,

理智而冷静地分析着最佳的藏匿方法,

有第一次杀人之后的慌张,

但却没有半点失去孩子的难过。


最终,他们决定用盐“腌制”的方法藏尸。

他们把女儿放进容器用盐覆盖腌制好,

藏在冰箱上方后,对警方报案声称女儿失踪了。

他们本以为这样的方法天衣无缝。

因为这样尸体在短期内不容易发臭,

等到警方巡查不到孩子确认失踪之后,

等到大家都觉得孩子可能已经被人拐走之后,

再把女儿的尸体转移地点,进行抛尸。

这样,他们就是孩子失踪后悲痛欲绝的父母了。

那个被失手打死的女儿,就当从来没有过吧。

可不曾料到,警方在第二日

就在餐厅厨房里发现了女儿尸体。


女孩尸体所藏放的中餐厅


尸检报告显示了这对父母的罪行:

小女孩正是被她的母亲陈某

用右拳多次重击头部,造成的死亡。

并且女孩生前应该多次受到虐待。


这个5岁的孩子可能做梦也没想到,

给予她生命的两个人,

也剥夺了她的生命。


已经不幸死亡的5岁女孩赵·阿什利


02

我知道,你们看起来并不快乐

可是,我真的疼


很多人不理解,

那个失手打死自己孩子的母亲,

怎么就能如此残忍呢?

身为母亲的她,应该是爱孩子的,

因为当丈夫说独自在外的大女儿无人照顾时,

一直辩驳的她立刻承认了所有的罪行,

只是为了丈夫能早点出去照顾大女儿。

可是,直到被判处22年牢狱时,

她仍旧觉得这一切对她太不公平。

她说她不是故意的。

“女儿不听话,气到我了。”

她说她也爱自己的孩子。

“我不想那样对我女儿,但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

她说自己脾气不好,是因为工作太忙,

夫妻感情不和,自己活的不容易。

“我只有两只手,不是四只手,

又要在餐馆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事情太多。”

可当警察问为什么打孩子时,

委屈控诉的她沉默了一下,却说自己忘了。

这时,她也许是有些后悔了,

但还是觉得大家对她有些小题大做:

“我生的女儿,想打想骂都是我的自由。”


审讯时,母亲赵某的辩驳视频


多么讽刺,又是多么悲凉。

可是,这些无力的辩驳,

是不是有点耳熟?

「辛辛苦苦工作、四下受气,还不是为了你?」

「一直没离婚、将就过日子,还不是为了你?」

「我现在这样的生活状态,还不是为了你?」

「可你还老是惹我生气!」

……


多少这样嘶吼的背后,

多少让人痛心的悲剧背后,

是太多父母习惯于将生活的不容易

怪罪于孩子的身上。


02

你们说我越大越不可爱

可是我也不知道


有人说:只批评家长的“打”,

不提及熊孩子的“熊”是不公平的。

因为有时孩子实在欠揍。


但是,你有想过你的怒火

真的是因为孩子而起的吗?

真的是因为孩子“太熊”吗?

喝水会洒、吃饭会含饭、拿东西会掉……

这些真的是“欠揍”吗?

还是你凭借父母的身份,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把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顺心,

把对老公的厌倦和失望情绪,

一并发泄给了孩子?


朋友曾讲过一个事,

一次,儿子早上不要穿事先备好的衣服上幼儿园,

两人僵持不下时,她伸手就给了儿子一巴掌。

她说,其实要是平时,

她一定会和儿子好好商量,

换身衣服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不知怎么的,

那天和老公冷战的她就觉得太生气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

那一巴掌下去的时候,

有点后悔,但居然有点“畅快”。

还有一个总打孩子的老哥说,

现在回想自己打孩子的原因时,

有些自己都不好意思说,

他说那段时间自己实在是太背了,

事业不顺,夫妻关系不和睦,

在外面都忍下来的情绪,

在面对孩子时,老是一点就炸。

有一次公司升职名单里没有他,他就去喝闷酒,

回家后,看见儿子语文就只考了89分,

不由分说,劈手就是一个耳光。

后来才知道分数虽不高,但名次是全班第二……

看到了吗?孩子挨打的潜在因素,

往往是因为她的生活不愉快,他的事业不顺。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借着这简单粗暴的“教育”,

理直气壮地把情绪发泄到了无辜的孩子身上罢了。



更可怕的是,

在“打孩子是为了他好”的安慰下,

我们只会越来越习惯于动手打孩子,

就像家暴的人尝到了打人的痛快之后,

就会陷进去难以控制行为一样,

不管什么来由,不论什么对错,

脑子一热就要打骂,

伸手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

直到悲剧发生。


生活不易,谁都有不能言说的难,

可是,在别处受了伤的大人们啊,

不要逼迫孩子去舔舐你的伤口。

不要让孩子,只能记住血液的味道。


04

对不起 , 我爱你们

但我想去天堂照顾你们


在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棍棒出孝子”一说,

孩子需要打,三天不打,

他就能上房顶给你揭了瓦。

这简直是给了那些在孩子身上发泄情绪的父母

一份理直气壮的底气。

可对于那些在棍棒下闪躲的孩子而言,

那青红紫白的伤痕,

是他永远无法舔舐好的伤口。


13岁的小男孩,

是一个懂得帮助爷爷奶奶干活,获得优秀干部荣誉的孩子,

可是在不断的棍棒中,他成了一个挥刀弑母的冷酷凶手;


10岁的小女孩,

在留下2页遗书和3分钟告别视频后,喝下农药自杀身亡。

在视频中,她说:你们打我骂我,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对我好,

我可以在天堂照顾你们一辈子。


27岁的姑娘,在棍棒下长大后,终于逃脱了父母的棍棒,

可她早已习惯了去讨好所有的人,

她所有的“善解人意”,是另一种棍棒。

……


看见了吗?

在棍棒下的孩子,

真的过得并不快乐。

孩子是柔软的,对于他们而言,

他们站立于这个世界的姿势,

往往是从父母的言行态度中获知的。

父母的身体反应与行为,

往往是他们捕捉信息、判断信息的直接依据。

而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身体反应与行为中

仅仅是获得所谓的“是非对错”

而没有感知到“爱”与“呵护”的话,

他们学到的是以暴制暴,是自杀,

或者,是永远“懂事”地活着。


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最大悲剧吧,

那些爱着孩子的父母,

“打孩子只是为了惩罚他的错误”的自我安慰下,

渐渐习惯了动手打孩子,

最终成了杀害孩子人生的刽子手。


05

当我难过哭泣的时候

你可不可以先抱抱我


一颗种子,最开始让它发芽的,

是阳光空气水,而不是狂风暴雨。

即使,每棵树在最后都要面对这些恶劣的天气。

其实让一个人变得强大的,

往往不是残酷和真相,而是爱与呵护。

在孩子惹你生气时,

不要急着打骂孩子,

我们得先冷静地想一想:

此刻的愤怒、急躁到底源自哪里。

当孩子真的犯了错,

也不要直接一顿“棍棒教育”,

我们可以先蹲下身,去听听孩子的原因,

以一个平等的视角,

在沟通中让孩子认识到哪里不对的同时,

也能感觉到我们的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面对恐惧、惊惶、低落的情绪时,

也可以拥有对我们说“我害怕”的最亲密的权利。

记得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智齿》中

有这样的一幕场景:

当在学校里被冤枉偷东西时,

女孩梁新的第一反应是:

“我要告诉我爸爸。”

听到这话时老师一愣,

因为老师的想法本来是:

“你要是不从实招来,我就通知你爸爸。”

是啊,很多人看到这句话时,

都会觉得讶异和不可思议,

但顿愕之后便心生羡慕:

只有在爱中成长、被耐心对待的孩子,

才会在面对任何情况下,

都能觉得父母是知道自己的,

是自己最坚固的后盾。

而这样的信任,

永远不会出现在“棍棒”下。


一个孩子在讲述自己到来时这样写到:


在孩子的心底,

你是他降临这个世上的第一个好运气,

所以希望,即使生活是一地鸡毛,

也能好好地保护好孩子的这个好运气,

让他明白来自你的温暖与世界的态度,

让他有能力继续延续这样的好运气。


他们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当然,我们也是。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