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问西东》:除了家国情怀,那些打动我的人性瞬间

 昵称37263053 2018-01-19

那些不够宏大,却像碎钻闪光的瞬间。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 姐( 周桂伊)  



 


1


今天写这个文章,是应读者的要求,太多人说,伊姐,想听你评价一下《无问西东》

 

其实我们很早就写过了《无问西东》:五年前就杀青的电影终于来了!果然就像赶赴一场盛宴。我们是最早看到这部电影的人,看的时候,后期还没做完,王力宏在绿色幕布前面飞。

 

在当时就做了推荐,就表明了我的态度——这是一部有诚意和理想的电影。

 

但它完美吗?客观说,不够完美。


在字幕里,出现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穆旦、闻一多、沈从文的时候,导演李芳芳的野心已经可见一斑——


讲民国时期灿若星辰的名字作为故事的背景,导演想拍的是中国版的《云图》。

 

我说的不够完美,是基于这样的野心下的一种“苛责”。


 

比如,结构不够完美。


多时空的串联十分牵强,三个主人翁彼此的影响不是“蝴蝶效应”,是简单的“交汇点”而已。因此,漏掉一句台词,你会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三个主人翁会出现在一部电影。



 比如,台词和设定有一些硬伤。


王敏佳在农村,围绕他唱歌的孩子,为什么唱类似咏叹调的外文歌?自带人道主义光环?


黄晓明对李想说,你让她真实,你给她真实的力量了吗?这不太像人在日常会说的话,像口号。


甚至最后张震的选择,我其实不理解,多胞胎父母,的确是讹上他们了,虽然最后送了一些胎毛笔,难道就可以弥补这种发心吗?


我们该对世界有善意,但不是农夫与蛇的那种善意。

 

但在《前任3》有20亿票房的环境,它充满了无畏的诚意,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小学生写作文,技巧是笨拙的,语言是幼稚的,但想表达的初心,是真诚的。

 

家国情怀,很多公号聊了很多了。但我认为,电影之所以好看,核心的最重要的价值就一个——


符合人性定律,你真的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并理解它。

 

所以,我们今天不聊家国情怀,我们来聊一下《无问西东》里,那些打动我的人性瞬间。



2


芳华》最打动我的,是成为残疾英雄的刘峰,在改革开放来临的时候,成为狼狈的报刊亭小贩,被派出所官僚主义欺负,被老婆嫌弃不会赚钱,戴绿帽,抛弃他——

 

时代忘记了英雄,集体主义抛弃了个人。

 

太真实了,太震撼了。

 

在《无问西东》里,也有类似的东西。在陈鹏和王敏佳这段故事里,我看到的远不止爱情,而是时代的残酷。

 

 

王敏佳被唾弃,起因是看不惯师母欺负师傅。


师母供养家庭成分不好的师傅念完大学,师傅和她有了价值观上的鸿沟,师母用舆论胁迫,强行要求结婚。

 

婚是结了。两个人,谁也不碰谁一下。师母心里充满郁结和恨,对师傅非打即骂。

 

其中一个细节,师母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恨恨起来,强迫师傅用她的杯子,师傅默默不说话,但死活不从。

 

师母一巴掌抽他脸上,悲愤地说,你为什么变了?师傅捂着脸压抑地说,人为什么不能变?

 


师母说,不能变!这件事不能变!

 

我觉得惨烈无比——


一个被困于责任和舆论的可怜男人,一个求爱不得心生恶念的可怜女人,捆绑在同一屋檐下,仿佛困兽,互相折磨消耗,谁也无法将谁拯救。 

 

但想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代,集体主义高于一切,舆论高于一切。


  • 没有什么女性独立和解放,师母把梦想嫁接到爱人身上,付出一切,如果爱人不再给她爱,她的名誉和信念都坍塌了。


  • 师傅如果不娶师母,就是“负心汉”、“陈世美”,被万人唾弃,学问和知识也拯救不了,他也会坍塌。


大家表面一致,实际都小心翼翼,活在同一个标准里,活在某种“壳”里,说着真实,没任何人敢真实。

 

这也是为什么,给师母写信,只想谴责师母做法的王敏佳,被污蔑为荡妇时,所有人那种没有来的恨,全面爆发。



大家一拥而上,仿佛她睡的不是师傅,是自己家男人,拳打脚踢,打红了眼,直到她血流满身,才被自己的恶吓到,作鸟兽散。


过度表演和压抑,带来的就是报复性的恶的狂欢。

 

讽刺的是,这件事的另一位参与者,王敏佳暗恋和保护的才子李想,正在墙的那一端,慷慨激昂演说“为人民服务,到最边缘的地方去奉献祖国”。

 

他真的懂奉献吗?他只是打着“奉献”的旗号讨组织的欢心,当英雄,那个时代,“奉献”就是最有效的KPI,是无敌的业绩,是升职的筹码。

 

被表彰的人,最自私。被唾弃的人,最无私。

 

这种人性的反差,是《无问西东》像观众提出的问题,深沉又深刻。

 


也正应如此,陈鹏最后救回奄奄一息的王敏佳,接纳她的毁容,在深夜抱着她说那句“你往下掉,有我接着你,我什么都不怕,只怕你往下掉的时候,把我推开”,具有那么动人的力量。

 

电影有一个暗线,批斗审问的时候,陈鹏和王敏佳都是孤儿,你就更可以理解这种爱情。它不止于爱情,是两个可怜的人,自卑的人,对彼此的全部期待——

 

相依为命。

 

打动我的还有一个瞬间,就是米雪饰演的沈母,对王力宏饰演的江门三代说的那番阻止他从军的话——


  • “我希望你生儿育女,注意,不是我要孙子孙女,是希望你体会为人父母的乐趣。那些荣耀,你的祖父辈都体验过了,不是生命的意义,就怕你还没来得及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你命都没了。”

 

真正的富翁,说,钱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会更加可信。江门三代从小被荣耀傍身,说“希望你一生平凡,平安就好”,特别动人——

 

褪掉那些光环和荣耀,那一刻,她只是个普通的母亲。

 

所以,当沈光耀最终还是成为飞行员冲向地面殉职,说一句“妈,对不起”,你会感动。


 


电影有个细节拍的很好,郭家双胞胎,把沈光耀的速写本送回沈家,这个全能优秀男生,画下的,是草木春天,是河边渔人,是女生的背影。

 

他懂得生命————懂得残酷,却为更多人的幸福,选择残酷,是真的高贵。

 

人性是什么?不用喊口号,别拔高标准,别爱国绑架。

 

你讲的故事,让人觉得可信,触动,相信它真的会发生,才是电影的成功。



3


最近听到一种声音,《无问西》再度印证高晓松的担心 ,清华大学的学生只想就业,没有家国情怀,让人担忧。

 

讲真,这个点我觉得是无法理解的。

 

沈光耀的选择,就有强烈的不可复制性。国难当头的大背景,江门三代的物质无忧,以及物质无忧后,从小侵染的大义和利他,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这样。

 

有点矫情了。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今天的和平时代,每个人遵纪守法,在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出贡献,专业技术上磨砺,完成自己的成就感,本身就是一种爱国。

 

清华大学的学生,也是学生,毕业之后,不找工作,自己都养不活,空谈理想主义,天天觉得怀才不遇,才是问题吧?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无问西东》不够完美,但是不是好电影?我认为是的。


就像章子怡说的,在流量小生当道,讲台词靠念数字的环境,我的确看到了导演李芳芳的情怀主义——


人应该有梦,有超越生存的形而上的理想,寻找活着的意义,李芳芳在电影里,试图这么做。

 

但《无问西东》可不可以更好,我觉得可以。


一个豆瓣网友说了一句话,我很同意——


“这是李安才拿得到的阵容,这是王家卫才拿得到的阵容,观众看到这个阵容,走进影院,想看到的,是《卧虎藏龙》啊。”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最近发表年度演讲,说了一句话,我也记住了,所有刻意感动一个人的做法,都挺不尊重这个人的。

 

电影也一样。除了谈情怀,还要谈技术,谈逻辑,谈品控。说到底,导演就是个手艺活。


这就是为什么,我再写一篇《无问西东》的原因,在家国情怀外,我更加想分享那些,击中我的琐碎的,不够宏大的,但在这部电影里,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的人性。


这些情感,让《无问西》,更加动人,也有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