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体检发现了高血压,就开始了吃药的生涯。现在高血压患者太多了,人们似乎都麻木了,但是大家要知道高血压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带来的并发症。 高血压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促进动脉硬化,血管变硬后血压也会进一步上升,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多种其他疾病的发生,脑卒中、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 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冬天血压突然飙升、甚至引发脑出血等急重症,这是为什么?其实人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里并不是不变的,而是有一个波动的过程:白天高夜晚低,清晨起再升高。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血压也会发生相应的波动,一般冬季会升高、夏季相对来说偏低。 为什么冬天血压很容易上升呢? 1、温差大 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下,血管会发生收缩,以减少体表散热、从而达到保暖的效果。然而,当血管收缩时,血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血压就升高了。而如果是从室内走到室外,温度骤降时更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弹性变差,无法耐受过大过快的血压波动,在所处环境的温差很大时,对心脏的伤害更加明显,特别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2、运动减少 冬天因为冷,人们就不愿意出门运动了,这就造成热量消耗不足、能量过剩,就导致了体重增加。这不仅引起动脉硬化,而且还因脂肪组织内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量增加,容易血压上升。 3、过度进补 传统观念里,冬季就要进补,而且春节期间各种聚餐、聚会及家宴等的增加,大量饮酒、吸烟、食入过多的食盐等,都特别容易导致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还是要标本兼治 一旦确定了有高血压,很多人每天都必须服用降压药,而且只会单纯的观察血压是否降低了。但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除了降低血压,还要从成因着手,特别是要解决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高血糖、高血脂带来的血液粘稠,恢复血管弹性和通畅性,才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同时积极改善造成高血压的生活因子,让血压回到正常值。 从根本上控制血压,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清除血管垃圾 人的血管壁在婴儿时期是非常干净的,但随着日积月累的沉积,血管壁上就沉淀了一层污垢,血液的粘稠度也上升了,从而就出现了高血压。因此,首先就要清理掉血管壁上的污垢、溶解掉血栓,这样就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加快血流速度。 2、适当、合理地运动 运动可以加速血流的速度,不过运动要适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可以选择健走或散步、甩手、打太极拳等温和的有氧运动,持续温和的有氧运动有助血压的降低。 3、改善血管的弹性 增加蛋白质、纳豆、基本营养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钙镁片、维生素E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