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历史与文物│千古忠魂巴蔓子

 汀澜书院 2018-01-19

 千古忠魂巴蔓子


提到渝中区七星岗28层的渝海大厦,想必很多老重庆都是耳熟能详的。这一带曾是著名的家具广场,过去,很多买不起奢侈物件的市民,大多会选择在这个地段购买一些价廉物美的家具及其它一些装修材料。偶尔有外地人到此来打听巴蔓子墓,熙来攘往的市民多摇头不知。但是如要说自己找的是将军坟,那热情的渝中人肯定会一路将你带过去。实际上,这个将军坟就是巴蔓子墓,但是千年以来常住于此的人们多称其为将军坟,至于为何叫巴蔓子墓,巴蔓子是个怎样的人物,大多无从解答...


巴蔓子,姓什么,何时出生,这些在传世史书中都没有记载。从现在有限的史料中唯一能判断的是,他是春秋后期的巴国人,名蔓子,老家在今天的忠县一带。


我馆远古巴渝厅中的巴蔓子将军塑像


据说,东周时期,重庆一带属于巴国,都城则在今天的渝中区。巴人祖先,早在夏代的时候就臣服于夏王朝,成为其中夏之诸侯,而到了商代末期,巴人看到商王淫乱,国政日衰,遂加入周国灭商的队伍中,商灭亡后,因战功,巴国国王被冠以子爵。故后世称巴国为巴子,又有叫巴子国,简称巴国。


巴国鼎盛时期疆域大概包含今天的重庆全境、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等地。大约到了战国初期,随着立国日久,加之连年灾害,巴国内部局势动荡,公卿越权,并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武装叛乱,严重威胁巴王的统治。


就在这时候,巴国将军名蔓子者,走了出来,公开支持国君平定叛乱,但是怎奈反叛势力强大,自己虽数次征战,但仍未能将其平服。无奈之下,蔓子只好向巴国邻居,居住在荆湖一带的楚人求援。巴楚向来关系不睦,互相多有征伐。楚王得知蔓子来意后,先是虚情假意一翻,后即面露难色。蔓子在楚地,心忧国事,遂咬牙提出,只要楚国出兵入巴平乱,愿意割三座城池来作为报偿楚国出兵的条件,并以自己的头来担保。楚王见有此厚利,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在楚军的帮助下,巴国的内乱很快就平息了,国内局势得以稳定。


不久以后,楚国派使臣来巴国索取三城。巴蔓子说:“楚国帮助我们平定了内乱,使国家免于遭受大的灾难,我很感谢楚王,但是土地是国家的根本,一座城池也不能让给他人,你就把我的头拿去献给楚王,作为酬谢吧!”说完就拔剑砍下自己的头,让楚使拿去。楚使回报楚王,楚王深深叹息道:“我若能得到巴蔓子这样的忠臣就好了,三座城池怎么能够与巴将军相比呢?”于是用“上卿”之礼,安葬了巴蔓子的头颅,巴王得知消息后,也伤心不已以“上卿”之礼安葬了巴蔓子的身体。


巴蔓子身首异地,究竟巴国、楚国将其身、首分别葬于何地,从战国开始就一直说法不一。明代人修的《明一统志》说:“楚葬其头于荆山之阳”。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都县境内。“巴国葬其身于清江县西北都亭。此地亦属于今天的湖北。也就是说蔓子头身均均在今湖北省。然而宋代人写的《方舆胜览》则说:“施州有巴蔓子庙”。施州是今天的湖北省恩施县。明代官员曹学铨实地考察后,认为以上地方都不是蔓子葬地,他在《蜀中名胜记》说:“忠州治西北一里有蔓子冢。”又引《忠州志》说:“巴王庙在忠州一里,神即巴蔓子将军也。”忠州即今天的重庆市忠县,也就是蔓子的家乡。他推测巴蔓子应该就死在忠县,所以该县名“忠”。又说,因为刎颈的那一天是三月三日,所以忠县人才在每年的这一天,要抬着巴蔓子夫妇的木像,绕城一周,以示纪念。但是至今大多数学者仍然坚持认为,巴蔓子墓地就在重庆渝中区的七星岗。


巴蔓子墓地


 今天我们看到的巴蔓子墓,修建于清代。史料记载说,雍正间重庆郡守张光鳞修立碑表。乾隆年间又有县民周尚义捐修,砌以石,但不久以后就又荒废了。


道光十五年(1835年)知县杨霈捐俸银三百两与中营游击马怀谟重修此墓,派人看守,春秋致祭。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为褒扬忠烈,又对蔓子墓进行了重修,并于四周加了围墙。有荣县但懋辛则立碑并题“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几个大字。


虽然,人们至今对巴蔓子的事迹仍不甚了知,但是自古以来对于他的忠义行径却是均持肯定态度的。如今有关歌颂蔓子精神的诗文很多。比如清龙为霖《踏青过巴蔓子墓》:“刎颈高风悬日月,存城旧事邈山河。行经西路孤坟惯,思入东风芳草多。得如此臣真足矣,无降将军更如何。廉颇生懦归忠魄,岁岁游人莫浪过。”而重庆曾经的知府王尔鉴在《巴蔓子墓》一文中说:“穹窿哉,蔓子墓,渝城颠,石封固。多少王侯将相陵寝穴,樵儿独此屹立,两江虹势迥盘护。头断头不断,万古须眉宛然见。城许城还存,年年春草青墓门。君不见,背弱主,降强主,断主之头献其土。又不见,明奉君,暗通邻,求和割地荣其身,惜哉不识蔓子坟。”还有如大学者黄中瑜《吊巴蔓子墓》一诗云:“一个尸留两地香,想见当年气英武,身前为国靖千戈,身后乡祠祀尊俎。”末云:“兴亡事亦只寻常,气壮山河万万古,’巴人楚人今安在,犹剩将军一坏土。”龚硅《巴蔓子墓》有句云:“信固不可失,城尤不可与,身不妨碎城当全,身碎定当残垒补。戈同挥鲁阳,触异颓天柱。吾安复用吾头戴,气屹金镛壮千橹,荒邱尚余腔血热,草木都作毛发竖。风怒号助石马嘶,月阴森疑翁仲语。将军英魄作保障,流览河山卫旧部。”


总之,巴蔓子身上透射出浓烈的爱国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耿直、忠厚的重庆品格。所以虽历数千年,但是对于巴蔓子精神的传承,仍然是我们今天的重庆人继承和发扬的方向。早在1962年,巴蔓子墓就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世纪以来,墓址又进行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如今,在渝中区朝天门的重庆历史名人馆里,巴蔓子将军的塑像就被安置在“千古英雄谱”的显眼位置,他双目炯炯,大气凌然,仿佛是在由衷赞叹今天的新重庆,又或是在为自己的家乡鼓劲、歌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