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感这件事,不是谣传的那么凶,也不是可以蔑视的那么怂……

 渐近故乡时 2018-01-19

流感年年有,好像今年特别凶?


前些天我们的粉丝些、小编的亲戚朋友些各种给我留言,今年流感好凶哦,据说你们华西门诊还有附二院门诊都挤爆了哇?啥子时候你们出一篇流感的科普嘛,我们最信华西!


听到大家的诉求,小编立即联系了相关专家撰写科普文章,就在小编等文章等得心焦泼烦的时候,惊觉万能的朋友圈有“华西神医”出现!


小编颤颤巍巍点开一看,耶,内容好吓人哦——


“华西医院、医管局发出的通知:这次的流感很严重,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水不用一次喝很多,那样是没用的,很快排出体外,而是要一直保持喉咙湿润不干燥才是正确……”


嗯我看了下,虽然通篇都是打胡乱说,但还是有一条真理:水确实不用一次喝很多,喝太多容易……频繁上厕所……


各位宝宝,麻烦大家看清楚,那真不是我们华西医院发的通知哈,今天这篇才是华西医院官方的流感科普,由感染管理部的宗志勇、王妍潼两位专家倾力奉献!



一、 流感为啥比感冒凶?



流感起病急,症状比一般感冒重,虽然大多数熬几天,对症下药甚至不治疗自己就好了,但是也有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甚至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的。



二、流感通过什么传播?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明确指出,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还有,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会引起感染。



三、为啥流感在冬春季高发?



1.  冬天天气寒冷,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尤其是开空调,开暖气,通风少,如果有一个人得了流感,其他人就容易被传染!


2.  天气寒冷使人容易受寒,机体抵抗力减弱,病毒就乘虚而入!


3.  湿度低,呼吸道粘膜特别是鼻粘膜分泌液不足,表面干燥皲裂,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四、 流感VS普通感冒



期末考试划重点了!不看的就只有随缘了哦!




医生……划重点还是不能掌握中心思想……咋办…




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一来就有发烧的话,多半是流感,如果只是流鼻涕、咳嗽没发烧,那基本上就是普通感冒


但医生要DUO你脑壳的是:这个辨别技巧,只适用于成年人哈!


那针对小朋友有没有供家长自行辨别的方法呢?

答:有!主要还是通过孩子的症状来判断。


1.  流感常常会引起突然发热,而且容易一下就烧得很高,一般都是大于(或等于)39℃。发热时有畏寒的表现,比如打抖抖啊、发冷啊这些,还有可能出现精神状态差、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肌肉酸痛、嗓子痛等表现,另外,有部分娃儿还会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


2.  发病的前两天并没有咳嗽、流清鼻子的一般感冒症状。


3.  尤其在流感流行的季节,如果家里有过或者接触过流感样症状的人,家长就应该高度警惕,你的娃儿很有可能是流感。

 

还需要注意不要遗漏了禽流感,如果近期有禽类接触史,比如在农家乐去鸡窝鸭窝捡了蛋啊,去乡坝头赶场现杀了两只老母鸡啊那些,还要考虑禽流感的可能性。



五、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由于传染性极强,所有人群都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但是下面这几类是特别容易发展成为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1、儿童;

2、老年人;

3、有呼吸道、肝、肾、血液等系统的基础疾病的人;

4、孕妇;

5、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 2])。(看嘛胖娃儿些,流感病毒都要欺负你们!)

 

还有我们也要申明,普通人群也可能遭重症流感哈,只是概率相对小一些,遭不遭全靠人品。



六、如果怀疑是流感该咋办?



如果自己、家人符合我们说的流感的症状,那该咋办呢?


赶紧去医院啊!


啰嗦一句,在娃儿出现疑似症状时,在医生确诊流感之前,家长些千万不要自作聪明的看见娃儿发烧了、咳嗽了、流鼻子了,为求心安就给娃儿喂两颗消炎药,抗生素!没得用!没得用!没得用!


医生如何确定患者是流感?

医生会通过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来综合诊断,由于流感的确诊一般需要6-12小时,所以有时候医生会根据情况来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1. 临床病例:

(还没有确诊,但可以开始抗病毒治疗)

确定有流感的症状或者流感人群接触史,取鼻涕或者咽喉分泌物进行流感快速抗原检测,如果是阳性多半就是流感。

同时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比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等。


2. 确诊病例:

1)取鼻涕或者咽喉分泌物做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这个是目前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的检查,并且可以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但是时间较长,需要6-8小时才有结果。

2)取呼吸道分泌物,做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确诊流感。

3)抽血,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如果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确诊流感。

 

不是说需要把以上三种检查都做完哈,如果已经有流感症状,上面这三种方法任选一种就可以确诊了。


那为啥子上次娃儿发烧抱到医院头看,医生怀疑是流感,还喊我娃儿抽血检查血常规喃?是不是乱来哦!


答:NONONO!亲,医生喊娃儿抽血看血常规也是有原因的哦!医生又没得火眼金睛,莫法看你娃儿一眼就敢肯定他是啥子病,啥子原因引起的发烧,而血常规是排除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所以在发热过程中的血常规监测是非常重要!


虽然血常规对于确诊流感意义不大,但是对于排除其他感染还是有必要的。万一得了流感又还伴有细菌感染喃,这个时候就应该上抗生素了哦!



七、关于流感的传言



01

“10分钟不喝水喉咙干燥,病毒就要入侵体内,要得流感!”


答:多喝水确实是好习惯,但是,哪怕你把整个太平洋都喝进肚儿了也没有办法预防流感。所以二天看到这些神戳戳的朋友圈消息,不要再随便信了哈!


02

“多喝点板蓝根、抗病毒冲剂可以预防和治疗流感!”


答:这些东西对治疗和预防流感莫得效果的,大家死心吧!


目前对于流感,国际上公认和推荐的一种药物是奥司他韦,它通过把流感病毒黏在细胞表面防止病毒进入细胞完成复制和释放,从而减少体内病毒的量,病毒量少了就会缩短疾病的病程和减少并发症。


03

今年流感那么凶,他们说是流感病毒君变异升级了啊?


答:并没有,医生对大家的想象力还是佩服的!其实流感每年都有流行,并且历史上每隔几十年会有流感大流行,并不是今年子就特别凶。


明确的告诉大家:目前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通过全国哨点医院流感病例的监测,并没有发现变异的流感病毒毒株。


04

今年得过流感了,就不得再遭第二次了。


流感和麻疹不同,得过一次不会从此免疫。如果不小心,你可能11月份才得了1月份又会遭一次。



八、接种流感疫苗

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宝宝们,再说一万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解读请戳: 虽然打了流感疫苗仍然要得感冒,但华西专家还是建议你每年都JU一针!


说到疫苗接种,小编又忍不住想喷痰,以2016—2017流感季为例,美国的疫苗成人接种率为43.3%,儿童接种率为59.0%;而中国当季疫苗供应量不到2500万剂,整体接种率小于1.8%,娃儿接种率就可想而之了…你说咋个整……


再加上生了病因主观或客观原因不在屋头隔离的,带病入园、带病上学、带病上班……再再加上冬天关门闭户空气不流通……你说祖国的花朵咋个不成片倒下嘛……祖国的栋梁们咋个不后浪推前浪的趴下嘛……


医生,打岔一下,你们今年这个流感疫苗都是研究去年的病毒,哪能应对得到最新的流感病毒喃?


答:切!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H3N2)和乙流(BV型和BY型),今年国内采用的疫苗包含了其中三种流感流行株,未包含BY型。根据现有的数据,本次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同时流行。


当然如果你真的遇上了BY型……那也只能怪人品了。


现在都1月中旬了,据说疫苗起效也要等两周,感觉春天都要来了,现在打疫苗还有意义不?


答:打了总比不打好,因为还有春季流感。流感疫苗的保护期一般为一年。现在注射,就算下半年疫苗有比较大的改变也不影响下半年的再次接种。


九、其它有效的预防方法



1. 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必须要去时,最好戴上口罩。


2. 注意个人卫生,勤做手卫生。


3.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没有纸巾时应该用肘部衣袖遮盖口鼻。


我们说了好多遍了,咳嗽和阿qie的时候,不能不遮挡,但也不能拿手板儿去挡,你那个手板儿一遮,上面布满了病菌,然后又东摸西摸,就把病菌四处传播!本身就有各种上呼吸症状的人,建议出门最好佩戴口罩,于己于人都有利。


4.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5. 在流感高发期,定期做消毒。含有效氯、醇类等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酒精等)都可以轻松杀灭病毒。



今天这条科普好长,为了方便记忆,最后再划个重中之重的重点。


对于预防流感这件事,我们建议如下处理:

第一步:打流感疫苗。

第二步:做好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尽量不去人口密集、不通风的地方,不去招惹任何活禽,不乱咳嗽打喷嚏,尽量与得了流感的人保持距离。

第三步:拼人品。


啊……生活真残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