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穴位"终极篇(32)

 老阿更 2018-01-19

外陵穴位位置图

人体穴位大全——外陵穴: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图解外陵穴位的位置

【外陵穴的位置】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方法】下腹部,脐中下1寸(阴交)旁开2寸处,当天枢下1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10、11、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腹内筋膜是腹壁最内一层筋膜。穴位下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人体穴位大全——外陵穴: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穴名解说

【外陵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

【穴义】胃风吹扬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名解】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诸穴,胃经下部气冲穴等穴传来的天部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上下风气交会后在本穴形成了一个风气场的驻点,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则随着在本穴的风停气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积的土丘,故本穴名为外丘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地部脾土。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随气态物冷降并由天部沉降于穴外的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胃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

人体穴位大全——外陵穴: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按摩外陵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古代记述】腹痛,疝气,月经痛,心如悬,引脐腹痛。

【近人报道】女性绝育术针麻用穴。

【临床运用】现多用以治疗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等。

【穴位配伍】外陵穴配子宫穴、三阴交穴治痛经。配天枢、足三里、中脘,可用于缓解胃痛。配阑尾、足三里,适用于阑尾炎。孕妇禁灸。

人体穴位大全——外陵穴: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外陵穴,直刺1-1.5寸

【艾灸方法】外陵穴,艾条灸5-15分钟,外陵穴,艾炷灸3-7壮。

【方例】女性绝育术针麻:外陵、气冲。女性绝育术的针麻中,可取外陵,刺达筋膜后上提,再以15°角沿皮透刺向对侧外侧外陵5~7寸;气冲也同样刺法,然后应用电针25~30分钟后出针,进行手术。

【日常保健】宫颈疾病、子宫肌瘤等子宫体的疾病,大家都可以尝试两外陵穴。可以尝试拿老茄子贴---就是比较老的茄子,切开,放空气里几个小时,自动就会干一些,然后直接贴在两外陵穴上,用胶布固定。

人体穴位大全——外陵穴: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腕骨穴位位置图

人体穴位大全——腕骨穴:头痛、耳鸣耳聋、肩臂疼痛麻木、糖尿病

图解腕骨穴位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豆掌韧带。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浅静脉等。深层有尺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人体穴位大全——腕骨穴:头痛、耳鸣耳聋、肩臂疼痛麻木、糖尿病

穴名解说

【腕骨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手太阳小肠经原穴。

【穴义】小肠经经气在此冷降。

(1)腕骨。腕,穴所在部位为手腕部也。骨,水也。腕骨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后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腕骨。

(2)手太阳经原穴。因本穴位处南方炎热之地,小肠经冷降地部之水因受外部所传之热复又气化,气化之气性湿热,同合于小肠经气血特性,为小肠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此穴为小肠经原穴。

人体穴位大全——腕骨穴:头痛、耳鸣耳聋、肩臂疼痛麻木、糖尿病

按摩腕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目翳、耳鸣耳聋、口腔炎、消渴、黄疸、肩臂疼痛麻木、腕痛、指挛、胁痛、热病汗不出、糖尿病、瘛疭,惊风,疟疾等。

【作用功效】腕骨穴,舒筋活络、泌别清浊。

【穴位配伍】腕骨穴配肝俞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2)腕骨穴配涌泉治伤寒发黄;配大陵、间使、三间治腕关节炎;配足三里、脾俞、胰俞治糖尿病。

(3)腕骨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4)腕骨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5)腕骨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人体穴位大全——腕骨穴:头痛、耳鸣耳聋、肩臂疼痛麻木、糖尿病

【临床应用】

(1)治消渴,糖尿病∶腕骨,胰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2)治高热,惊风,瘛疭∶腕骨,通里。

(3)治胁痛,黄疸,胆囊炎∶腕骨,太冲,阳陵泉。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经》∶偏枯,风头痛,消渴,鼻衄。

(2)《针灸大成》∶主头痛,惊风。

(3)《医宗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人体穴位大全——腕骨穴:头痛、耳鸣耳聋、肩臂疼痛麻木、糖尿病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腕骨穴,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

【艾灸方法】腕骨穴,艾条灸5-20分钟,腕骨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腕骨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现代研究】

(1)腰痛 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

(2)增加肠蠕动,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

【知识补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紊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药按压腕骨穴,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溪。手法是用力按压。用一束牙签强刺,会获得更好的疗效。腕骨穴还是祛湿的要穴,如果你觉得体内有湿热,有风湿症,揉腕骨穴效果会很好。事件上,腕骨穴是靠通利二便来祛湿的。所以还可以治疗便秘。

人体穴位大全——腕骨穴:头痛、耳鸣耳聋、肩臂疼痛麻木、糖尿病

通里穴位位置图

人体穴位大全——通里穴: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心痛等

图解通里穴位的位置

【通里穴的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取穴方法】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当神门与少海连线上,腕横纹上1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在尺侧腕曲肌与指浅曲肌之间,深层为指伸曲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人体穴位大全——通里穴: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心痛等

穴名解说

【通里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通里。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络穴。通,通往。里,内里。心经络脉由此穴分出,与小肠经互为表里而相通。

【穴义】心经经水由此交于少阴肾经。

(1)通里。通,通道也。里,内部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灵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于地之地部,经水即从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2)心经络。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心经的体内经脉,有联络心经内外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心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经血)。

【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即由心经交于肾经)。

【功能作用】沟通心肾。

人体穴位大全——通里穴: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心痛等

按摩通里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作用功效】沟通心肾。通里穴,手太阴心经之络穴。还有宁心安神,和营熄风,通经活络,调理气血之功效。对头昏目眩,心痛,心悸怔仲,失眠,咽喉肿痛,爆喑,舌强不语,腕臂痛,遗尿,月经过多,崩漏等。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及前臂疼痛、头痛、目眩、面赤热、遗尿、月经过多、狂症等。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癔病性失语,精神分裂症。

(2)循环系统疾病:心悸,怔忡,心绞痛,心动过缓。

(3)呼吸系统疾病:扁桃腺炎,咳嗽,哮喘。

(4)其它:急性舌骨肌麻痹,胃出血,子宫内膜炎;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5)本穴出现压痛、结节等阳性反应,可作为心动过缓的定性诊断。总是丢三落四,捡了这个忘了那个,这就是心经的气血不足造成的。通里穴就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我们开心窍,通心神,长心眼。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动过缓、中风失语、癔病性失语、精神分裂症等。

【穴位配伍】通里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绞痛、心律不齐、心悸、怔仲等;通里穴配廉泉穴、哑门穴治不语。配廉泉、涌泉主治舌强、暴喑。

人体穴位大全——通里穴: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心痛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通里穴,直刺或向上刺0.3-0.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下行传到无名指或小指,或循心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个别可走向胸部。

【艾灸方法】通里穴,艾条灸10-15分钟,通里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用手拇指端和其余四指相对,捏拿患者左右侧通里穴各36次为一遍,一般捏拿3-5遍,即可心舒神安。

对于上班族来说,如果感觉工作累的时候,在办公室腾出几分钟的时间,握拳立起,将手的小鱼际放在桌子边缘上,从手腕内侧开始,沿着桌子边向上推,一直推到手肘部位,这样反复推个30~50次,大脑得到了休息的同时,可以疏通心经,增长智慧。

人体穴位大全——通里穴: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心痛等

温溜穴位位置图

人体穴位大全——温溜穴:头痛、面肿、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等

图解温溜穴位的位置

【温溜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还有头静脉经过。针入皮肤,在头静脉的后方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进桡侧腕长伸肌腱,达桡侧腕短伸肌腱,直抵桡骨骨膜。以上二肌(腱)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人体穴位大全——温溜穴:头痛、面肿、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等

穴名解说

【温溜穴】经穴名。国际标准代号LI7,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郄穴。别名:蛇头,池头,逆注。

【名解】温溜:温,温热;溜与留同,含停留之意。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郄穴,乃气血深聚之处。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温热,穴为阳气所注,故名。

【另解】温,为温热,温暖的意思,溜,即为悄悄走失的意思。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行至本穴后,由于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较少,原来的余热也会缓缓的散热蒸发,情形如同悄悄溜走一般,不被察觉,故名名温溜穴。

温溜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为经脉气血汇曲折聚之处,本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

人体穴位大全——温溜穴:头痛、面肿、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等

按摩温溜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中医病症】头痛、面肿,鼻衄,牙痛,口糜舌肿,吐涎,咽喉肿痛;肠鸣,腹痛,泄泻;癫狂,痫证,吐舌;疟疾,疔痈,四肢肿,肩臂痿痛不举,伤寒,颈痛等。

【西医病症】

(1)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舌炎,腮腺炎。

(2)其它: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下腹壁肌肉痉挛,前臂疼痛。

(3)本穴在消化道溃疡穿孔时常出现压痛,与它穴配合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作用功效】温溜穴,清热理气。主肠鸣腹痛,伤寒逆臆,寒热头痛,风逆肢痛,嬉笑狂言。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面肿、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等。

【穴位配伍】温溜穴配合谷穴治头痛。

(2)喉痹不能言:温溜、曲池(《针灸甲乙经》)。

(3)癫疾:温溜、仆参(《备急千金要方》)。

(4)狂仆:温溜、掖门、京骨(《备急千金要方》)。

(5)项强伤寒:温溜、期门(《针灸聚英·百症赋》)。

(6)肠鸣而痛:温溜、陷谷、复溜、阳纲(《备急千金要方》)。

人体穴位大全——温溜穴:头痛、面肿、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等

【主治记载】

《针灸甲乙经》:疟,面赤肿;肠鸣而痛;癫疾,吐舌鼓颌,狂言见鬼;狂仆;口齿痛。

《备急千金要方》:伤寒,寒热头痛,哕,衄,肩不举;主疟。

《千金翼方》:狂癫哭泣。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口喎。

《针灸资生经》:伤寒哕逆噫哕。

《针灸聚英》:风逆四肢肿;口舌痛。

《针灸大成》:肠鸣腹痛,伤寒哕逆噫,隔中气闭,寒热头痛,喜笑狂言见鬼,吐涎沫,风逆四肢肿,吐舌,口舌痛,喉痹。

人体穴位大全——温溜穴:头痛、面肿、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温溜穴,直刺0.5-0.8寸,部酸胀,针感向手部放散。

【艾灸方法】温溜穴,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方法】用是指指腹按压温溜穴,其余四指握在手臂上,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2)突然鼻出血时,可用拇指压迫温溜,过一会儿鼻血便会止住;若是脸上起了痘痘,及时揉温溜,第二天痘痘就下去。

(3)温溜有驱寒的作用,所以经常手凉、手心爱流冷汗的人可以多揉温溜。

人体穴位大全——温溜穴:头痛、面肿、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