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马未都】 我之芬芳,你之狐臭

 cxag 2018-01-19

以嗅觉论,一个深呼吸就可分别一朵玫瑰和一枝茉莉的香味。但若用言语去描述一种花的气味,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中国传统的审美实践中,如同悦口的甘被识为美一样,悦鼻的香同样被归为美。


《说文》中对“香”的解释为:“香,芳也。从黍从甘。”《说文解字注》中的“美”有字义上的呼应:“美,甘也。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謂之美。

 

古人将味觉和嗅觉的愉悦感受统称为“美”,而“香”作为一种美学意境,在文人的笔下以不同的方式氤氲开来。以吟咏自然界的花香为例,有清冷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有热闹欢愉的: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宋·秦观·《游监湖》


有诉说思念之情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也有表现纸醉金迷,奢靡生活的: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南唐·李煜·《浣溪沙》

 

元代  钱选《杨贵妃上马图》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每个人的嗅觉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出现我之狐臭,你之芬芳的局面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提道:“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xiāo 轻薄透明的丝织物),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试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根据史籍中对杨贵妃的描述发现这个胖美人有如下特征:丰腴、白皙、多汗、爱洗澡、爱用香料。有香料学家认为杨贵妃之所以好用香料,可能是为了掩饰“胡臭”,这种味道接近麝香的味道,就是动物生理本能最原始的味道。


不只是在中国,法国皇帝拿破仑也曾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他将在数日里返回,并特别交代妻子“请不要沐浴”。

 

唐代  葡萄花鸟纹银香薰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而温器呢,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很重要。


天气寒冷,喝凉酒伤身凉胃,口感不佳,于是温热后再饮。早在秦代,智慧的古人就开始使用温酒炉,咸阳市博物馆所藏秦代修武府温酒炉上部就是一个耳杯,下部为炉,形如古盘,有四个小蹄足。有耳杯的温酒炉,目前所见以此为最早。


秦代  修武府铜温酒炉 

咸阳市博物馆藏

 

以大碗盛装热水,将执壶置碗中温酒,这种温酒器在宋代一经出现便风行一时。


北宋  汝窑花式温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福建窑口影青釉兽钮执壶及温酒器

 观复博物馆藏

 

清代还有一种“自温壶”,可盛酒半斤,可将壶放在怀里,以体温保持酒的温度。


清代  银烧蓝暖酒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民国时期北方地区还有一种温酒壶,外形如茶壶,有炉膛,中有一空轴,四周注入酒,以碳为燃料,微火温之形如火锅。


民国  温酒壶 

观复博物馆藏

 

暖带给人们的是两种感受,一种是生理上的,冬天从大雪纷飞的室外走进温暖怡人的房间,再捧上一杯热茶,非常舒服。还有一种感受是心理的,比如老人经常说的俗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一句抚慰的话,别人心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暖意。将两种暖意叠加起来,就会让人倍感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