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张家口: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

 璇琮坑 2018-01-19
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
----辽西东蒙行8                                         拍摄于2017年10月3日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201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行3人,103日一大早,天气晴好,冷空气占据高空。特意来到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修建在一个大山坡之中,远远地看不到大门,我们慢慢上到山坡之上,远处就是正蓝旗镇,时间尚早,绕下山坡,先去看看元上都遗址,还没有开门,站在冷风之中,赶紧回车上加衣服。老父亲回来说,保安告诉他遗址内没有什么了,不进去了,那我们就在门前拍一张照片吧。
   上午9点,返回哈必日嘎,然后上省道S27锡张高速,这里距离张家口195公里,后面的几天我们往南走,去河南安阳看望我的大姑。中午11点左右抵达张家口,吃过午饭,去明长城大境门看一看。张家口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克什克腾旗的黄花岗到张家口,我们正行驶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一带,这条线的西北,干旱少雨,游牧人的天空,而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东南,雨水丰沛,植被丰茂,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张家口的明长城正修修筑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上。
   下午1345离开大境门,向南行,经过居庸关,绕京西严重塞车,无奈,在夕阳将落山之时,1830在丰台小屯路下高速,住宿如家快捷酒店。【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下面两张图片来源:新浪李希林博客感谢作者。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上都城和大都城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十一帝,108年。【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据史料记载,最早进入滦河上游的是山戎和东胡人。

公元三世纪,东胡后分为两支--鲜卑与乌桓,元上都所在地便是乌桓族的世居地。

公元四世纪之后,拓拔鲜卑兴起,建立北魏王朝,元上都所在地是北魏的塞外牧地。

公元十世纪,辽王朝、金王朝,均以这里为优良的狩猎、游幸之地。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金世宗完颜雍将此命名为金莲川,为 "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骑兵南下征金,占领了滦河上游的桓州,金莲川演变为成吉思汗的避暑地。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成吉思汗以桓州凉陉为其"夏宫"。成吉思汗分封众将时,元上都地区是木华黎家族的世袭领地。

南宋嘉定四十九年-宝佑五年(1256~1258年),忽必烈命近臣僧子聪(刘秉忠)于桓州城东、滦水北岸的龙冈相地建城,命名为开平。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后,开平府不断得到增修扩建。

元朝中统四年(1263年)升为都城,定名上都。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上都城和大都城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十一帝,108年。一直到元朝末年,上都始终是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下面两张为锡张公路景色。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大境门,这段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在北魏和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顺治元年在这段长城开豁建门,名曰大境门。大境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券洞外侧高5.4米。宽6米。内侧高9.5米,宽6.8米,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筑拱门。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众多关隘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我国万里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境门”,“境门”意思是指边境之门。从明朝隆庆5年起,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业、瓷器和白糖,大境门外成为了我国北方国际易货贸易的内陆口岸。封建王朝以长成和门为界,做生意的外族人只能在城外交易。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有大境门,就有小镜门,其实为西镜门,先有西镜门,后有大境门。【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1927年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书写的“大好河山”四大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为壮观,更为大境门增添风韵。【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下午太阳西照,过了城门,城门内回头看,这面是长城内侧吧。【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在《茶马互市:体现了农耕和游牧经济的互为依赖性》中,写到:中国历史上的互市存在时间很长,早在汉朝时,边境设立了关市,进行牛马交易;唐、宋、元等朝代,中原王朝都和边疆民族进行过互市贸易。到了明朝,也继承了互市制度,重要的有辽东马市以及宣府、大同的宣大马市,榆林镇北台的红山马市。可以说,明朝的互市是中国古代茶马互市发展历史上的兴盛期。

明朝设立马市,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明代,长城沿线爆发的战争,既有游牧民族的主动侵袭掠夺,也有朝廷的多疑和傲慢所致。

明朝马市化解战争的事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隆庆议和”,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坚持请求明廷开设马市,明朝以各种理由,单方面关闭了马市。此后20年间,明朝和鞑靼部的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后来于隆庆四年(1670年)实现和解,次年二月恢复茶马互市贸易,史称“隆庆议和”。从此,明蒙之间化干戈为玉帛,长城沿线基本处于和平状态。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咱和老父亲为“大好河山”的大字鼓舞着,请游客代为拍照。【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晚上进京了,可以改善伙食了。【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蒙冀】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至张家口大境门----辽西东蒙行8
              感谢博友们浏览以上图文,祝福冬祺安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