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数学难点 冲击18高考

 昵称2530266 2018-01-19



  新年伊始,在一月中旬的冬日里,寒风凛冽,但无法吹灭一中人心中对知识的热情。一中校园里的青松依旧挺拔站立,强劲的树枝向上肆意生长,那是一中人对梦想不懈的追求。



  距高考141天的警示牌如耳边急钟,来来回回在脑海中回响,步入礼堂时,心中充满着对数学的热情与知识的渴求,150分钟的讲座中,收获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是对高考的再一次理解。学习的田野中步满一中人的脚印,我们探寻,追逐,时刻不停歇,只因心中热爱犹存!



  在突破数学难点,冲刺2018高考的主题演讲中,北京市特级教师童嘉森老师,把自己多年《高中数理化》杂志特约编辑所积累的丰厚经验和担任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所具有的渊博知识,对同学们接下来的学习提出了4点方法建议:练基础,查漏洞,见题型,学方法,使同学们受益颇丰。



  对阅读难关的突破,使同学们不再害怕数学的抽象性与高度概括性。对集合类型的题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高考概率大题的亲切感进一步加强。随着童老师的介绍,我们明确了数学的三大标准,即:“想的清楚,说的明白,写得干净”。



  对计算能力关的突破,使同学们远离“一听就懂,一算就错,一考就糊”的泥潭,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存问题,有了解决方案。

  突破思维狭隘关,扫清了同学们的思维障碍,打开了思维阻碍,也使同学们明白表达准确,对高考的重要性。对高考规范性表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对规范性表达的重视度。



  突破应用创新关,使同学们对复杂繁琐的应用类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拓宽了解题视野,充实了同学们的题型库。



  讲座的最后,童老师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用时间消化卷子,二是在后续的复习中,总结错题本,积累好题本。相信在童老师的知识熏陶下,同学们再度点燃了心中对数学问题探索的热情。



  相信在接下来141天的艰苦卓绝中,141天的不懈努力中,141天的背水一战中,141天的竭力付出中,童老师的知识能使同学们对数学更加有信心,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解决更加有力。任狂风激荡,而我心向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