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徐晓刚 原片 制作后效果 |原|片|分|析| 这张原片是通过尼康D810拍摄,作者非常好的捕捉了赶马人的瞬间动态,马奔跑时扬起的灰尘在侧逆光线的勾勒下显得轮廓非常清晰,整体层次很丰富。图片遗憾之处是曝光不足造成画面灰暗,失去良好的通透度和立体感,使得整幅照片没有很好的吸引力。我后期制作的思路是为照片营造高调的氛围,高调的图片雅俗共赏,灵感借鉴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通过高调的处理使主体和环境能够较好的分离,让主次结构清晰,使得图片有很好的视觉感染力。 调整图片影调。打开图片进入到PS调整界面执行曲线调整层命令,从暗部定点提曲线的亮度,然后在曲线中间影调定点稍微上拉曲线提中间影调的亮度,然后选择“渐变工具”,35左右的不透明度,在渐变编辑器中选择从前景色黑到背景色白的透明渐变,渐变方式选择“径向渐变”,编辑曲线调整层蒙版恢复跑马区域周围的层次。这一步骤调整目的是给图片营造高调的氛围。 备注: 1.是曲线调整的界面,预设里面有很多Photoshop自身的预设效果,点击它就可以实现相应的调整效果,也可以把自己调整的效果建立预设方便同一类型图片进行批处理。在曲线中上弦调整变亮,下弦调整变暗。图片为一种高调的调整技法。 2.在曲线调整层中会自带蒙版,蒙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选择,方便于局部的处理。 强化图片影调。执行亮度/对比度调整层,稍微加强图片的对比,适当再控制图片的亮度(Photoshop CC 2018新版本的亮度/对比度计算方法更加强大,即使调整力度比较大,对图片的细节也不会造成太多损失)这一步骤的调整是为了去除前一步骤调整引起的灰雾度,跟进一步加强图片对比,强主次之间的立体感。 调整局部色调。执行色相/饱和度调整层,用色相/饱和度中的吸管点击跑马受光照的区域,则自动选择了红色通道,然后调整该区域的饱和度。色相/饱和度是一个适合循序渐进调整的工具,每次饱和度的调整建议不要超过35,如果一次调整感觉图片的饱和不够,可以再次执行新的色相饱和度调整层再次调整饱和度,如果一次调整数值太高很可能造成色调分离的现象。这一步骤的调整是为了增强光照感,拼合图像,稍微细调,保存图像,制作完成。 再看一次制作后效果: END ↓↓在线订阅《大众摄影》2018年杂志↓↓ 欢│迎│进│入│微│店│订│阅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