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邹碧华》,用这些泪点诠释大爱情怀

 精致878 2018-01-19

  在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作为一名法院工作者,有幸在最高院观看了电影《邹碧华》。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观影过程中我还是一次次地被触动,被鼓舞,数度潸然泪下。



场景一




  当事人家中起火诉物业公司一案败诉后一再上访,邹碧华来到当事人家中实地查看,凌乱的家里到处可见大火肆虐后的痕迹,聋哑的老人用手语诉说着心中的不甘,而当邹碧华说出,法院的判决没有错时,老人和他的女儿一刹那错愕之后立刻痛哭。


  他们的眼泪触动了我的心,法官身上的责任多重啊!每一名法官都要办无数个案子,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一件案子就决定他们的一辈子。嘱托也好,信任也罢,哪怕只是一名基层法官,最小的案件都应该公平公正对待,慎之又慎,一个案子处理好就是对一个家庭负责,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场景二



  此案中,邹碧华用手语慢慢地对当事人说:“你有老母亲,我也有。”我与他们一同落泪。那一刻,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审判者和求助者,而只是两个普通的儿子。法条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法官也不应该是冰冷的司法机器,他们都是有温度的,背后承载着期盼、权衡、取舍与判断。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如何做一个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我想,这是我们每一名法官都该去思考的问题。



场景三



  陈阳被黑让我想起了一位有过相似经历的同事,当事人在办公室里威胁要跟她同归于尽,她的老母亲因为这件事被气得心脏病发作,她在办公室里哭到崩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忍受谩骂、污蔑、威胁成了每一名基层法官从业后的“必修课”。当事人的误解、网络暴力、键盘侠们不明就里的跟风谩骂,对很多法官造成巨大的伤害。


  陈阳在跑步机上无言的身影让人心疼,但她用智慧化解困局的机智又令我由衷赞叹。她的经历告诉我,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不完美,但正因为它的不完美才更需要我们去努力,要学会在误解中去寻找阳光,用智慧去化解困难,追梦路上荆棘遍布,但我们要坚信我们可以到达终点。



场景四



  收发室的贺老师工作25年依然没有提拔。职场不得志,多少人在抱怨和不甘中蹉跎岁月。


  在电影中,我学会另一件事:做好我们该做的,珍惜我们拥有的。单位是台大机器,包括领导在内,我们都是小零件。船在江中,我们都是水手,不是乘客。当你老了,回忆往事时,能历数我曾为这台机器做过多少贡献,那是比提拔更大的胜利。多一分责任心,少一分功利心,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非常不简单。



场景五




《无论如何》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人都会同情弱者,却只是追随赢家,不管怎样,还是要为弱者奋斗……


  这样的一首诗,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勉。它让我的很多问题都有了答案。坚持初心,始终坚定地朝着理想迈进,任它惊涛拍岸,杂念就不是杂念,犹豫就不再是犹豫。



场景六




  批准了康达辞职后,邹碧华留下的背影。


  逐梦路上,很幸运我们有风雨同舟、志同道合的战友,他是你最亲密的伙伴,与你一同战胜困难,改变世界。你曾以为,你将与他一起,看到梦想实现的那天。但是,因为现实的原因,朋友渐行渐远,这样的离别最令人伤感。昏黄灯光下,那个孤独的背影仿佛在说,你走吧,我留下。哪怕从此独行,点灯的人,怎能没有我?



场景七



  儿子说,他只是累了。


  邹碧华的逝去是法律人的损失,这样的人才如果能再工作十年,他能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最近,方金刚法官的倒下又让我们警醒,为群众多做一点的同时,也要多爱惜自己一点。


  电影里说,邹碧华的同事给自己的微信改了名字叫“累了就歇会”,我也想对所有的法院人说,累了就歇歇,我们要爱自己,才能更爱这个世界。




     主题曲《点灯的人》


  点心灯千百朵,


  百转千回走过,


  一点一点闪亮,希望无穷。


  幸福一辈子守,


  岁月依然有梦,


  梦想甘愿埋头,爱越明亮越恒久


  点灯的人,怎能没有我。



作者:郝文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