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做好题,高考有惊喜! 【每日一练】旨在“轻松复习、以点带面”,让每个同学每一天有目的地击破一个知识点。 读图,完成1—3题。 1.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是 A.与交通要道交叉点的距离 B.与市中心的距离 C.土地面积的大小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2.图中丙区域为工业部门所租用,这是因为 A.这个区域的土地,其他两部门不愿付租金 B.工业部门付给丙地的租金比甲、乙两地要高 C.丙区域的交通比甲、乙两地要方便 D.工业部门付给丙地域的租金比其他两部门高 3.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应该是 A.扇形结构 B.同心圆结构 C.线形结构 D.混合结构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 D.东风;自西向东 2.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读城市内部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图例①代表_______用地,④代表_______用地。 (2)图中英文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①B>D>C>A ②A>C>D>B ③A>B>C>D ④D>C>B>A (3)图中B处地租较高的原因是 。 典型例题 【参考答案】1.B 2.D 3.B 【详解详析】 1.由图可知,地租水平越高,离市中心越近,所以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是与市中心的距离。故选B。 2.甲为商业区,乙为住宅区,丙为工业区。丙区域为工业部门所租用是因为工业部门付给丙地域的租金比其他两部门高。故选D。 3.该图是以商业区为中心,外围是住宅区,住宅区的外围是工业区,由此形成的城市地域结构是同心圆结构。故选B。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1.A 2.D 3.(1)商业中心 住宅 (2)③ (3)地处公路干线与城市外环路的交会处,交通通达性较好 【详解详析】 1.重化工业区一般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河流下游处。根据图中指向标、轻工业区和重化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故选A。 2.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离城市中心区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图1中甲—乙一线依次经过铁路、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郊外铁路两侧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地租最低;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高,地租高。故选D。 3.(1)读图可知,①所代表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地价最高地区,占地面积小,应为商业中心用地;④用地类型占比例最大,面积最广,住宅用地是城市土地最广泛的利用方式,所以④为住宅用地。 (2)由图可知:地租最高峰A处和次高峰B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C范围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因此,四地地租从高到低排列为A>B>C>D,故选③。 (3)读图可知,B处为一城市公路干线与外环路的交会处,交通通达性较好,形成地租次高峰,一般为商业区占据。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