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本期推出的是“艺术·品鉴”。 由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画院主办,甘肃美术馆承办的“陇原气韵 故土情怀——甘肃画院首届优秀美术家作品特别邀请展”,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8日在甘肃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王铁城、王黎明、王见、任惠中、薛从伦、张葆冬、邹晓萍、曹建华、由旭声、赵星、王辅民、王兵、方向军、莫晓松、杜平让共15位从甘肃成长、走过的全国知名画家的作品。 祭 火(纸本水墨) 赵 星 春暖夏河图(纸本水墨) 王铁城 竹林七贤(纸本水墨) 王黎明 这批画家用他们深情的笔墨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书写着新的篇章,用他们历经沧桑的心境向故乡回眸,甘肃的当代美术史不应该忘记这群画家,因而这个展览对甘肃当代美术的研究、梳理也具有特别的含义。 ——李 伟 甘肃画院院长 西部人物写生(纸本水墨) 任惠中 独在异乡(纸本水墨)王 见 风筝飞得再高总是要线牵引,甘肃有我们的老师和亲人,这就是乡愁和故土情结,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们。当年我们离开这块土地时年轻气盛,今天归来时我们已两鬓斑白。时光匆匆,如今的社会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但我们对艺术的追求不变。此次展出的作品就是我们15位画家向父老乡亲交上的作业。 ——赵 星 厦门书画院院长 泉高入梦喧(纸本水墨) 薛从伦 守 望(纸本水墨) 张葆冬 着盛装的卓玛(木刻版画) 邹晓萍 甘肃是我最难忘记的地方。1977年,我参军来到了兰州,因在部队文工团做舞美工作,后又调入军区文艺创作室,因而有较多的机会去过不少地方,不仅看了很多,收获也更多……虽说离开甘肃已经20多年,其实精神家园没有离开,也离不开。因为我知道自己画之特点是在甘肃积攒的那点东西所致,我明白那点东西很容易一闪而过,不充实是会失去的,因而这20多年来,从未敢停歇。那是我笔横墨舞之地,是我畅想之地,是我不断突破自己的福地,那又是能让人产生想法的一方天地。 ——任惠中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 上里塬之一(纸本水墨) 曹建华 佛手·重组七(铜板) 由旭声 油画小稿(纸本水彩) 王 兵 这是一个回乡展,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也是一个汇报展,有“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忐忑。 漫步展厅,那淡淡的线条,掩不住陇原的气韵;那浓浓的黑墨,则是沉甸甸的故土情怀…… 宋人的典雅,高原的泼辣,小画中乾坤乃大;木刻中刀锋儒雅,趣味横生,画中有“话”…… 这是一年的潜心,这是几十年的情感抒发。带着怀念,带着眷恋,带着感念,再会黄河岸边,再聚皋兰山下…… 他们——我们——终究是陇上人,陇上——依然是我们的家。 笔下的墨,心中的画,讲的还是陇上桑麻…… ——王 见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火系列(纸本水墨) 王辅民 甘肃美术馆举办的此次展览立意高远且准备精心,画展中各位师友的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经典,值得学习。特别是在这里展示的作品中,中国优秀传统结构因素被创造性地实现了现代转化,文化内涵和艺术的表达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莫晓松 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 黄天厚土大河长(纸本水墨) 方向军 荷塘秋意图(纸本工笔) 莫晓松 写生作品系列(纸本水墨) 杜平让 画是给自己画的,思故乡,画乡愁。记忆总会渐渐陈旧、疏离、淡漠,最后甚至会变得陌生。但在画中,旧有的一切永远是新奇、亲切、感人的。画可以说是一种对流逝时光的弥补,一种心灵的自救。我画的是自己的世界,孤立却自觉,弱小却自足。 ——王 兵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教授 (文图资料由甘肃画院提供) 策划:叶 海 编辑:陈 菊 甘肃日报文艺 百花·文学 艺术·品鉴 搜索:gsrbwy ![]() |
|